教学问答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1|回复: 1

双一流重点高校,海纳全球英才!丨中国传媒大学

[复制链接]

4

主题

6

帖子

1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6
发表于 2023-1-15 13:4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导读
1.中国传媒大学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2022年青年拔尖人才和“金核桃”人才
2.中国传媒大学2022年第一批科研博士后招聘公告

中国传媒大学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
2022年青年拔尖人才和“金核桃”人才

一、学校简介
中国传媒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被誉为“中国广播电视及传媒人才摇篮”“信息传播领域知名学府”。学校现有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2个国家“一流学科”,新闻学、广播电视艺术学2个国家重点学科,传播学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等;现有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等多个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拥有《现代传播》《中国新闻传播研究》两本CSSCI来源刊物、ESCI英文学术期刊Global Media and China以及《媒体融合与传播》等学术刊物。学校与200多所国外知名大学、科研与传媒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

学校设有21个教学科研单位(新闻学院、电视学院、传播研究院、戏剧影视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艺术研究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言文化学院、体育部、经济与管理学院、广告学院、文化产业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海南国际学院、协同创新中心),以及继续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 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等直属单位。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6000余人,其中普通全日制本专科生100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5000余人。
面向未来,学校正牢牢把握时代发展大势、高等教育发展大势,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目标,瞄准“智能传媒”和“国际一流”两大主攻方向,全面布局智能传媒教育,以率先实现从传统高等教育向未来高等教育、从传统传媒教育向智能传媒教育、从国内一流高校向国际一流高校的跨越。
根据学校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需要,现面向海内外诚聘优秀人才加盟我校,共同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传媒大学建设,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二、招聘人才类型和待遇
(一)青年拔尖人才
1.人才介绍
学校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推出的青年人才培育项目,旨在培育一批德才兼备、具有国内外学术影响力的青年英才和学科带头人,支持和鼓励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
2.申请条件
业务成就优秀,在本学科领域取得了公认的代表性成果,为推动科学技术、哲学社会科学、文化艺术等事业发展做出较大贡献,有较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青年拔尖人才类型分为:教学青年拔尖人才、学术青年拔尖人才和创作青年拔尖人才,主要引进海内外著名大学、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的青年领军人才。
4.年龄要求
学术青年拔尖人才:年龄不超过40周岁;
教学青年拔尖人才:年龄不超过45周岁;
创作青年拔尖人才:年龄不超过45周岁。
5.聘期和待遇
(1)聘期4年;
(2)聘期内除了享受与校内同等岗位教师相同的薪酬待遇之外,学校提供有竞争力的青年拔尖人才绩效奖励;
(3)支持组建科研团队,激励青年人才进一步快速成长。

(二)“金核桃”人才
1.人才介绍
学校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推出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支持计划项目,旨在支持和培养一批新时代的哲学家、社会科学家、文学艺术家和战略科学家。
2.申请条件
业务成就显著,在本学科领域取得了公认的标志性成果,为推动科学技术、哲学社会科学、文化艺术等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金核桃”人才主要引进海内外著名大学、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的学界领军人才。
4.年龄要求
原则上不超过50周岁。
5.聘期和待遇
(1)聘期4年;
(2)聘期内除了享受与校内同等岗位教师相同的薪酬待遇之外,学校提供有竞争力的“金核桃”人才绩效奖励;
(3)支持组建科研团队,搭建学术资源平台,助推成长为国家高层次人才。

三、应聘方式
(一)报名时间
中国传媒大学青年拔尖人才和“金核桃”人才全年招聘,择优引进。

(二)报名材料
申请者按照“代表作+贡献度+主观评价”的方式提交申请材料:

1.代表作:提交体现自身最高水平的代表作;
2.贡献度: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世界科技发展前沿、经济社会主战场,围绕本专业领域的教书育人、学科发展和学术研究等做出重要贡献,对以上贡献进行总结梳理,提交贡献清单及支撑材料;
3.主观评价:提交1篇主观评价报告,报告应结合个人特色与优势进行论述与自我评析,包括对自己的性格、品德、教学科研(学习研究)水平、立德树人成效、综合优势及主要不足等进行综述。
具体请填写《中国传媒大学青年拔尖人才/“金核桃”人才应聘申报书》(见附件)。

(三)报名方式
报名采用电子邮件的方式,有意者请将材料电子版发送至:rcb@cuc.edu.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本人姓名+所学专业+高校人才网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10-65783549




附件:中国传媒大学青年拔尖人才/“金核桃”人才应聘申报书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下载【微信附件】
↓↓↓

中国传媒大学
2022年第一批科研博士后招聘公告

根据学校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需要,为加强中国传媒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设,推动学术创新,更好地满足学校“双一流建设”,服务国家与社会,现面向海内外诚聘杰出青年博士来我校从事科研博士后工作。

一、招收条件
(一)爱国敬业,遵纪守法,身心健康。能够潜心研究、敬业奉献。有强烈的事业心、开阔的学术视野和较强的团队精神。

(二)理工科博士后申请人员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5周岁(1987年7月1日后出生),人文社科博士后申请人员原则上不超过40周岁(1982年7月1日后出生),具有博士学位、且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条件优秀者年龄可适当放宽。
(三)在申请学科领域积极进行开拓性研究,并取得一定成绩,提交以下三部分材料作为申请支撑材料:
(1)学位论文(并附导师评语、专家评阅书、答辩委员会决议书复印件等材料);
(2)体现自身最高水平的不超过2项代表作;
(3)提交结合个人特色与优势的主观评价报告,包括对自己的性格、品德、学术水平、创新能力、综合优势及主要不足等进行综述。
(四)本校博士毕业生须跨一级学科申报。
(五)能够全职在学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二、申请程序
申请人根据《2022年中国传媒大学科研博士后招收信息表》(见附件)联系学院,具体步骤如下:

(一)申请人递交申请材料。根据附件1中联系方式,递交相应申请材料和支撑材料。
(二)由学院组织申综合考察,完成对申请人的面试考核、心理健康评测、政审外调和体检等。通过综合考察者确定为博士后候选人。
(三)明确工作任务。学院、合作导师与博士后候选人商定在站期间按工作任务和考核要求,签署《工作任务书》。
(四)学校审批。人事处组织专家组复审,确定拟录用名单,报学校审批。经批准招收的科研博士后按照学校相关文件要求办理进站手续。

三、申请材料清单
(一)申请人员签名确认的《中国传媒大学科研博士后申请表》(见附件)1份。
(二)申请人已发表的论文、著作、参与的科研项目等支撑材料1份。
(三)身份证、护照(外籍人员)、港澳台人员提供该地区身份证复印件1份(原件需面试现场核验)。
(四)博士学位证书、本科毕业证书、本科学位证书复印件1份(原件需面试现场核验)。
(五)博士毕业6个月内人员可先提供学校或单位学位主管部门出具的《同意授予博士学位证明》(非答辩通过证明或答辩决议)办理进站。
(六)国外、境外、中外合作办学获得博士学位的申请人需提供教育部留服务中心出具的《学位认证书》(外籍人员可提供中国驻外使领馆出具的学位认证)。

中国传媒大学人事处
2022年7月6日

附件:
1.中国传媒大学2022年第一批科研博士后招收信息表(附后)


附件2:中国传媒大学科研博士后申请表
原文链接:
更多招聘信息,请见高校人才网-全国单位招聘信息汇总表​
想直接与各高校硕博人才,沟通交流了解就业情况等,也可私聊我【进群】,
直接点击→【硕博交流群申请】,备注:知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4

帖子

2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8
发表于 2025-5-28 07:49: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抢沙发的!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学问答网

GMT+8, 2025-7-20 22:27 , Processed in 0.10473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