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问答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0|回复: 2

华中师范大学816学前教育超详复习攻略

[复制链接]

5

主题

12

帖子

2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5
发表于 2023-3-16 16: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前教育考察科目包括:政治、英语二、333教育综合、816学前教育学,其中333、816均为自命题。其中学前教育816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专业课二科目,是和333考试一样都是150分,都是需要我们足够重视的科目。
816是一门简单又有难度的科目。
简单之处在于816有明确的考查方向,大部分考题围绕参考书考查,且知识点贴近教育实际,相对容易理解记忆。
难点在于考查知识点的多与杂,且近年来考查形式越来越灵活,不少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都觉得抓不住复习重点,记不全知识点,答不准考试题目,有一种“看书有印象,关书全忘光,一考心茫然”的窘境。
接下来,我们将根据自己的上岸心得和这几年的辅导经验,详细介绍我们对于这门“简单又有难度”科目的复习计划,带领大家发现真题规律、了解参考书重点、突破816复习痛点、规划复习时间,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大家全面了解华中师范大学学前教育816专业课二的复习计划。

考试题型与分值分布     

1、816历年题型与分值分布

下面表格整理了2018-2023年近6年的真题数据,每年都是5道名词解释(5*5=25分)、4道简答题(4*10=40分)、3道论述题(3*20=60分)、1道综合分析题(25分)。
根据图表内容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出各参考书考过的真题类型及所占分值,帮助大家在宏观上把握复习重点了解所考题型。


其中,三本参考书各章节的考查频率又有所不同,通过以下考频分布图可以清晰看出章节重点考查情况。






根据上述图表信息,大家可以直观感受到《学前教育原理》这一本参考书的重要性,其考查频次最高、考查分值最重,需要大家认真学习。
另两本参考书主要在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中进行考查,二者考查比重大致相当,仍占有一定分值,大家也不可掉以轻心。

2、2023考研题目新变化

在2023年考研中,题目的题型以及分值方面相较去年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依旧是5道名词解释(5*5=25分)、4道简答题(4*10=40分)、3道论述题(3*20=60分)、1道综合分析题(25分),但是在考查的侧重点上略有调整,整体难题上有所增加。
★ 热点题再次回归试卷
根据上述图表信息可以看出,18-19年热点考查频率经过了多-少-多的变化趋势:
从2018年考查了4道热点题,到2022年一道没考,再到2023年3道热点题的出现。
随着前几年热点题考查频率的减少,23届不少同学在备考时便对政策、研究热点掉以轻心,导致考试时被“突如其来”的热点题打个措手不及。
这也提醒大家,在掌握参考书目知识的同时,还需广泛涉猎,了解学前教育教育改革前沿知识,增加自身知识储备量。

★ 考查方式会有适当变形
就今年真题考查情况来看,816参考书知识的考查不再是直接浅显的照搬考查背诵,会有适当的变形。
如:23年真题:试论述对幼儿园一日活动皆课程的理解,便是《学前教育原理》中知识点“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的变形考查。
这也给大家的复习备考提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理解而非死记硬背,做到读懂书本、吃透书本,知识点“换个马甲”也能认识它。

★ 考查内容更为灵活
部分23年真题不再是考查单一知识点,而是将多个知识点、知识点与热点、知识点与实践进行结合考查,这也要求大家在学习中:
一是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多思考所学习理论知识的实践运。
二是要建构学科知识结构,建立起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3、关于“灵活题”“热点题”和“超纲题”

热点题是为了考查大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考查大家对政策热点、改革前沿的把握。所以,只考查书本知识点、只具备背诵和记忆的能力是远远不够的。
热点很多,任何人都很难押到816的原题,所以只背或者看是一定不行的,需要大家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与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这样面对一道从来没学过、没背过的热点题,大家可以运用自己储备的学前教育基本原则与分析问题方法去自主答题,尽可能地得分。
学姐在课程讲解过程中就会注意强调学前教育的科学理念是什么、基本原则是什么以及怎样去分析问题,大家跟着课程可以学习分析热点的角度,学习热点题的答题思路与方法,带着思考与知识储备去学热点、分析问题、回答问题,这样的话哪怕考场上你遇到再新的题,都不会觉得是“超纲”。
例如,在21年冲刺班的课程中,学姐利用新发布的政策热点为学生讲解了有关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的热点(原图过多,在这不一一展示),而在当年的真题中也恰好考到了有关托育服务的分析题。





考试特点分析     

1、名词解释

每题5分,答案控制在5行左右。
根据23年真题考查情况来看,大部分名词解释是非重复题目,这也是提醒各位考生需要注重重点知识点的定义背诵,不能怀有侥幸心理,只背诵真题。
但并不意味着真题不重要,我们仍然需要在真题中总结出题风格,检验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

2、简答题

每题10分,简答题的篇幅控制在6-8行,半页纸到一页纸,因为会影响后边的答题时间。
根据23年真题考查情况来看,简答题的考查风格是会结合实际或者热点对参考书的知识点进行灵活考查,这就需要各位考生:
一是要熟练掌握参考书的知识点。
二是要对热点有一定的了解。
三是要真正理解知识点,能理论联系实际进行答题。
我们的课程里面也会带领大家不断练习,学习答题思路与模版,通过带着大家不断的练习,遇到陌生的知识我们也可以写上去答案。

3、论述题

每题20分,答题篇幅控制在25-35行,1.5页左右。
考查知识点跟简答题相差不大,但需要考生注意的是论述题可以补充实际案例来充实自己的答题内容。
我们的课程里面在讲解知识点的时候也会结合实际案例来讲解知识点,补充大家实际案例的积累。

4、综合分析题

每题25分,答题篇幅控制在1-2页左右。
综合分析题与前面题型考查区别主要在于考查的全面性以及考查的灵活性。
一是考查的问题会较为全面。
如:22年真题:幼小衔接的问题和对策、0-3岁婴幼儿照看事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及推行途径等,会就一个知识点的多个方面进行考查。
二是会考查热点。
如:23年真题幼儿园课程开发如何融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所以考生需要平时积累热点,分析真题所考察的答题点,按点答题。
综上所述,从考查内容方面来看,816考题绝大部分内容是来自于参考书目,其中又是主要出自于《学前教育原理》一书。
此外,会考查少数热点题型出题。
从题型来看,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综合分析题的题型布局已然固定,名词解释大部分考查《学前教育原理》参考书目中的知识点,简答与论述一般会有2-4道题目考查《幼儿园课程》与《儿童游戏通论》中的知识点,综合分析一般是考查《学前教育原理》知识点或是热点题型。
大家需对816考试特点有大致地掌握,以便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复习。

复习用书     

1、必备参考书

《学前教育原理》,蔡迎旗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大家可以发现,《学前教育原理》一书的主编即华中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科带头人,也是816专业题的出卷人——蔡迎旗教授,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需要大家进行全面深入的复习。
这是三本参考书中最重要的一本,所占分值很大,是816这门学科的基础。
但是大家在学习这本书的时候不要贪图快,建议“理解一章背诵一章”,同时边学习参考书还要边思考知识点如何联系实际,会有哪些变形考法。
而另外两本真题考查比例大致相当,主要是围绕《学前教育原理》,但并非全部知识点都会考查。
《幼儿园课程》,虞永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儿童游戏通论》,刘焱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这一本参考书,它知识繁多、且专业性很强,较难读懂,每个知识点全都认真研究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但考查分值又不重,不少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都对如何学习这本书感到困扰。

2、总结好的资料

●《华中师范大学816学前教育高分笔记》


学姐根据三本参考书的内容,结合自身的考研经历与多年的带教经历,整理出了《华中师范大学816学前教育高分笔记》。
其中包含三本参考书的框架图、参考书内所需背诵的知识点汇总、历年真题。
在学习之间帮助大家借助框架对章节知识点有大致的了解,精炼背诵知识点帮助大家理解背诵,历年真题的呈现让大家直观感知考试难度与知识点重要程度。

★ 框架图
框架图呈现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大家在学习基础知识前先对整体的框架有一个初步了解,以及在背诵阶段能够按照框架进行自我检测背诵,大家可以学姐的框架图为基础,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



★ 知识点汇总
参考书的知识呈现方式琐碎、难以抓住重点、携带不方便,我们通过将三本参考书内的知识点抓重点、精提炼进行整理,帮助大家掌握背诵关键词以及记忆顺口溜,帮助大家省时省力,提高复习效率。



备考攻略     

816复习痛点在于知识点多而零碎、难以把握住重点、考查形式灵活多变。
在担心这个问题的学生肯定不在少数,大家在复习的时候就一定要做到我们平时一直反复强调的几点:
一是要建构知识框架,以便建立起零碎小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二是要注重分析真题,根据真题考查情况把握816考查的重难点,具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效复习;
三是注重分析积累热点,掌握分析问题、回答问题的技巧,以便得心应手地回答热点题型;
四是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多思考所学习学前教育知识点在幼儿园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五是要注意考前练题,练题不在于多,不是每天写好几道大题,而是两天到三天写一个大题就可以,写的时候要掐算好时间,做好标记,备注好出现的问题。
在枯燥难背的理论段落中融入实际案例,做到以上几点相信大家的难题都能解决。我们对于学科教材、参考书知识、教育热点都要做到这几点,不能因循守旧,死记硬背。

1、全年复习规划

这个全年复习规划也不一定适用于所有人,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复习进度灵活调整,这里只是给大家提供一个我们往年辅导过程中,我们最建议大多数人遵循的一个全年规划,尤其提醒跨考或者基础不好的同学可以把时间提前一点。

★ 5月前结束
把书读厚。
基础备考阶段,跟着课程将3本参考书的知识点做至少1遍的知识点梳理。
以《学前教育原理》参考书内容为重点,宏观掌握此本书的知识框架与各知识点,深入理解每个知识点,不要抱有侥幸心理。
另外两本参考书,要做到熟悉书本,深入理解重点知识。
同时要整理好笔记(知识点总结与框架笔记),以便后期背诵时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资料。
不要求细抠字眼或者某个段落,需要的是整体的认识,宏观上把握,知道大致的框架;然后在第二遍时慢慢细致深入了解每个知识,同时背诵,第二遍推进会很慢。

★ 6-7月
把书读薄。
认真研究近几年真题,了解真题的考查方式与考查重点。
一是要整合三本书内容进行主题式学习,整合三本书重合的知识点,根据这一阶段的学习情况再次整理笔记,减少自己记忆的量。
二是要以答题形式记忆知识点,在这一阶段大家都可以以“背题”形式来背诵相应知识点,思考知识点的考查形式以及自己会如何作答,以便在考场上能快速答题。

★ 8-9月
进行背诵,最少一轮,多多益善。
这时候大家根据自己前两个阶段做的笔记进行背诵,要有意识地去考虑章节之间的联系,这个知识点可以用到什么样的题里进行答题,老师有可能从哪个角度去问。
背诵是比较枯燥的,同时大家也会遇到背了一遍没什么印象的困扰,请大家不要焦虑,熬过去就好了。

★ 10-12月
由于前期我们已经充分打好了基础,在10-12月大家的英语、政治也可能会占用很多时间,但大家前期的背诵工作一定不能浪费,有了背诵基础后后面就会背的快了,很快就可以完成一本书的背诵。
大家就可以腾出时间来做整套试卷的模拟,去宏观地发现自己的漏洞。
同时也要对真题进行充分解读,弄清楚每一道题的答题思路,假设我坐在考场上这个题应该怎么写,遇到不会的题应该怎么入手。
总之在12月前大家最少完成5轮以上的背诵且进行三次正规的模拟考试。

2、其他复习小建议

★ 背诵小技巧
结合实际的例子背诵可以加深对这个知识的理解,按照关键词串联的方式背诵,串成口诀或者形成位置记忆。

★ 笔记的整理
笔记一定要做,但不是抄笔记,如果大家习惯用参考书,我们就在参考书旁边做笔记,如果大家习惯用讲义那我们就在讲义上做笔记。
在做笔记时要把与这个知识点相关的历年真题、教育热点、关键词、案例等记在旁边。
如果大家习惯用电子设备,如pad、笔记本之类的,可以就在电子讲义或者电子框架笔记上面做笔记。
不必拘泥于形式,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 真题怎么做
11-20年真题
至少完成3轮以上背诵再去看真题,要不然就会浪费了真题的价值,这些年的真题大家不要直接去对着参考答案看,要扣上参考答案,去定位知识点与分析所考察的知识点,试着写思路,遇到自己忘记的知识点就去自己的背诵资料里标注出,遇到论述和材料题一定要动笔写一写思路。
21-23年真题
这3年真题大家可以留到10月以后,自己模拟时使用,给自己充分的时间去做个全真的模拟,可以帮大家发现非常多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以及接下来应该怎么调整自己的复习规划,我们就是在自己一次次的检查和模拟中去提高自己。

3、应试答题时间分配


总计165分钟,根据个人情况及考试题型变化,可做适度调整,务必在多次模考中保证自己能答完、答满试卷。

关于考研辅导     

有很多同学问我,有没有必要报班呢?
首先,实话实说,当时自己是有报班的,因为考研这件事我们没有时间走弯路,没有时间去试、去摸索,所以在我看来,有一个人在你备考的路上给你陪伴、帮你规划是一个能大大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
其次,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我到底应该选择哪个机构?
机构是媒介,是一个平台,这里非常真诚的建议大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要选择有保障、为学员从头到尾负责的大机构。
因为考研形势千变万化,无论是出现临时换参考书还是一些其它问题,我们都做了充足的预案,任何特殊情况的发生,我们都不会半路扔下大家任何一个人。
其次,一个大的机构,对于课程质量、资料整理、师资选拔培训上真的下了许多的功夫,经过了层层的审核。就拿我个人而言,在听徐影老师亲授的师资培训课后真的受益匪浅,对于我以后漫长的教育生涯应该都是有影响的。
再次,是关于一些曾经失败过,在816上跌过跟头的同学的一些经验贴。
有很多同学在二战的这一年找到了我,对于二战的同学,我会先让他们总结自己去年失败的原因,要知道自己差在了哪里,知道今年需要补救哪里。
经常会有同学说“参考书背了五六遍、热点也去背了很多,但一到考场上就感觉不知道考的是什么知识点,不知道怎么答”,是背的遍数少吗?不是!是没复习热点吗?好像也不是!而是学习过程中应该去理解知识点,记忆框架与关键词,整体把握所学知识,学会分析题目,逻辑清楚地答题。
最后,是关于跨考、同等学力报考的同学的贴心话。
每年都会遇到一些跨专业考研或者是同等学力考研的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他们会担心没有前期专业知识储备,会不会影响专业课的学习备考;还会担心在报名过程、面试过程中,会不会因为专业或学历不让报考、具有歧视。
我们华中师范大学是不会有这些方面的限制或者歧视的,请大家可以放心。我们的课程也会为大家详细讲解每个重要的知识点,同时辅以生动的实际案例帮助大家理解,不用担心没有专业基础听不懂的问题。
学姐落笔敲下这篇文章之时,恰逢23年考研发布成绩。
实不相瞒,学姐现在打字的手都是颤抖的,因为开心、因为欣慰、因为自豪。
23年考研中,从始至终跟着学姐学习的同学们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成绩,816专业课二119分以上的4人(分别是119分、121分、127分、131分),有两位小仙女总分分别高达417分和398分。
面对这份答卷,至少对于我来说是非常满意的,因为知道23年的考生有多么的不容易——专业课二突然变难、疫情突然放开,还好我们平时学的够扎实,付出终归是有了回报!相信机会总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下述表格是学姐今年的授课目录:


基础阶段带着大家一起有的放矢地精学知识,弄懂、学透每一个知识点,把书读厚,各个击破。
强化阶段带着大家一起研究真题,以真题为基础,把握重难点,整合讲解学习三本参考书的知识点,把书读薄;了解答题方式与技巧,高效复习;
冲刺阶段带着大家梳理热点,总结答题技巧,做好考前提分小冲刺。
今年,愿大家一战成硕,再报喜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20

帖子

4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0
发表于 2025-4-29 09:58:08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 帮顶 嘿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4

帖子

3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3
发表于 2025-7-7 04:4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个凑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学问答网

GMT+8, 2025-7-21 02:38 , Processed in 0.10852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