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问答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9|回复: 1

22下教资小学科二| 吃透这些重点㊙️非师范也能80+

[复制链接]

5

主题

7

帖子

1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7
发表于 2022-10-13 10: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为一个教师资格证届的小达人,非常理解小伙伴们备考教资的痛点就在于科目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尤其是对于咱们非师范生来说,复习科目二的时候简直会让人emo好嘛!作为帮助过成千上万考生成功拿下教资笔试的小7,自然不能看着2022年下半年的教资考生们受科目二的苦!
22下教资小学科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干货来啦!吃透这些干货重点,非师范生也能考到80+!
✅小学科目二考什么?
先来看一下试卷结构——


小学科二主要以单选、简答、材料分析、教学设计四种题型来考查大家的知识掌握情况。
单选,一共20道题,每道题2分,总共40分;
简答,一共3道题,每道10分,总共30分;
材料分析题,一共2道,每道20分,总共40分;
教学设计题,从语数外音体美6个学科题目选1科作答,总共40分。
✅小学科二想顺利通过,每个题型需要拿到多少分?
选择题(共40分),需要拿到28分左右;
简答题(共30分),需要拿到14分左右;
材料分析题(共40分),需要拿到26分左右;
教学设计题(共40分),需要拿到26分左右。
28+14+26+26=94分(当然分数越高越好哈!)
✅小学科二考点分布:
选择题:分布在全书(第1、2、3、4、5、6章),内容随机;
简答题:主要集中在第1、2、3章;3道简答题中有两道考教育学知识、1道考心理学知识(心理学知识是指第2章内容和第4章 学习动机、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形成);
材料分析题:主要集中在第1、2、3、4章;
教学设计:第6章。
✅小学科二各模块备考重点是什么?


【备考指导】小学科二共考察六大模块:
一、二模块主要以单选和简答形式考察,平时主要以刷题和背诵为主;
三、六模块主要以单选和材料分析这两种方式考察;
第四模块学科知识教学设计(重点),每年必考40分教学设计题,除此之外,还可能会涉及到1-2道单选题;
第五模块主要以单选题的形式考察。
如果大家需要相关备考资料——为了方便大家复习,我整理出了一份2022年教师资格证备考资料包。内含:一起考教师的全程班视频,科一科二知识点背记词条(新版重点笔记)、知识框架导图、历年考试真题,学练结合才更有效果!这些资料,每半年更新一次,紧跟最新考试大纲,就算你考前一周才开始看,看完也能拿个中等分数!需要的同学可以点击下方的小卡片领取课程和资料包~
✅小学科二这么多知识点,如何才能记下来?
小7用的比较好的是思维导图记忆法和口诀记忆法。
1、思维导图记忆法
先勾画出每章的总框架思维导图,然后再慢慢细分知识点,会帮助大家建立一张知识网,记忆起来更高效!
举例——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本章总框架:


下面再来细分一下第一章中的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2、口诀记忆法
一些难背的、傻傻分不清楚的知识点利用朗朗上口的口诀进行记忆,也是非常方便的~~
举例:
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口诀: 严(延时价值)规范(社会性规范),塑(加速个体发展)个性(发展个性)
✅小学科二必背词条(30条)
1. 教育的本质属性及社会属性
(1) 本质属性: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
(2) 社会属性:永恒性、阶级性、历史性
2. 教育的起源学说
(1)生物起源说: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 代表人物:利拓尔诺、沛西.能
(2)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代表人物:孟禄
(3)劳动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代表人物:米丁斯基、凯洛夫
3. 古代教育的特点
(1) 强烈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2)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3) 教育内容形式单一
(4) 身份地位的象征性
(5) 教学方法是崇尚书本,要求学生死记硬背
4. 近现代社会教育
(1) 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 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3) 教育的世俗化
(4) 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5. 20 世纪以后的教育特征
(1) 教育的终身化
(2) 教育的全民化
(3) 教育的民主化
(4) 教育的多元化
(5)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6. 孔子的教学原则
(1) 因材施教的原则——朱熹:“ 夫子教人各因其材” 。
(2) 启发诱导的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3) 学思结合的原则——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 《学记》的教学原则
(1) 教学相长原则——知不足, 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2) 豫时孙摩原则——预防性、及时性、循序渐进性、集体性教育原则。
(3) 长善救失原则——知其心,然后能就失也,教也者,张善而救其失者也。
(4) 启发诱导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5) 课内课外结合原则——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8. 夸美纽斯
(1)《大教学论》独立教育学形成的萌芽
(2)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
(3)第一次论述了班级授课制和学年制。
(4)提出“ 泛智” 教育思想。
9. 赫尔巴特
(1) 《普通教育学》标志规范、独立教育学的诞生
(2) 三中心:教师、教材、课堂
(3) 四段教学法
10. 杜威
(1) 新三中心:儿童、活动、经验
(2) 无目的论
(3) 五步教学法
11.(各种研究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实施步骤通用答案
(1)查找文献资料;
(2)设计研究,制定研究计划;
(3)实施研究,收集资料;
(4)分析、处理收集到的资料;
(5)撰写研究报告。
12.课题选择原则
(1)教育 性
(2)实践 性
(3)可行 性
(4)适宜 性
(5)伦理 性
13.教育文献检索的主要方法。
(1)顺查法;
(2)逆查法;
(3)引文查找法;
(4)综合查找法。
14.行动研究的特征
(1)目的是为了改进实践;
(2)研究的内容是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3)教学与研究合一;
(4)研究的循环性
15.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教育结构
(3)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育内容、教学手段
16.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的宗旨和目的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的领导权
(3)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受教育权
17.教育的文化功能。
(1)教育的文化传递/保存功能;
(2)教育的文化选择/整理功能;
(3)教育的文化交流/传播功能;
(4)教育的文化更新/创造功能
18.遗传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1) 遗传为人类发展提供了生理前提、可能性。
(2) 遗传成熟程度制约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年龄特征。
(3) 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19.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1) 环境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2) 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3) 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有主观能动性
20.学校教育的独特功能。
(1)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
(2) 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延时和即时的价值
(4) 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21. 顺序性
教育启示:循序渐进教学
22. 阶段性
教育启示:针对性教学
23. 不平衡性
教育启示:抓住关键期
24. 互补性
教育启示:长善救失
25. 差异性
教育启示:因材施教
26. 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1)国家的教育目的
(2)学校的培养目标
(3)课程的目标
(4)教师的教学目标
27.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的关系
部分和整体的关系(教育方针包含教育目的)
28.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关系
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29. 教育目的制定的依据
(1) 政治、经济、文化
(2) 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
(1) 教育目的制定者的教育理想与价值观
30.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及其关系。
(1)德 育
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灵魂和统帅的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了方向性的保证。
(2)智 育
智育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起着前提和支持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了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 (3)体 育
体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基础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物质基础。
(4)美 育
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动力作用。
(5)劳动技术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可以综合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作用。

最后,如果需要更多资料请戳▼▼▼
小7发现很多备考教师资格证的小伙伴,手上或多或少有一些资料,但资料并非越多越好,要少而精,有重点,否则和看教材就没有区别了。因此小7建议小伙伴们参考以下复习顺序选用资料,使备考事半功倍:
1、 筹备期:看备考规划手册,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
2、 初学期:听名师课过一遍常考知识点,全面学习
3、 强化期:看新版重点笔记(科一+科二)重难点突破
4、 进阶期:做历年真题+考前模拟卷,按照思维导图寻找薄弱环节,补短板
点击下方的小卡片即可领取以上内容全部资料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9

帖子

1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8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起来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学问答网

GMT+8, 2025-4-7 02:38 , Processed in 0.08723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