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问答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2|回复: 0

四书之首的《大学》讲了什么?

[复制链接]

4

主题

11

帖子

2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3
发表于 2023-7-21 16: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学》是四书之一,而且是四书之首,是古代儒家学者入门必读的第一本经典。
最开始它只是《礼记》里面的一篇文章,是一篇阐述如何做学问,如何做治国平天下这个大学问的文章。
后来经过朱熹注释,就变成了一本书,但不管是一篇文章还是一本书,都应该是一个整体,我们读它的时候,不能断章取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我们只有把《大学》当成整体,才能读懂其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


《大学》这篇文章的结构,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讲做学问的终极目的
《大学》第一段开篇名义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所谓的明明德,就是把公认最好的品德让所有人都知道,让所有人都能享受到幸福。而这又离不开亲民,也就是不能脱离群众,不能离开广大人民群众而孤芳自赏。
止于至善,也就是要合于天理,不能太过,始终要以天理为终极准则,最终无限接近于天理,这就是止于至善。
第二部分,是讲治学的方法论,就是如何做学问。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知止而后有定,是告诉我们,要知道治学的目标,这里的“止”就是“止于至善”的“止”,就是指的“至善”。只有我们知道至善这个最终目标,才能在治学的过程中不偏离,定得住。
能定得住,我们就不会浮躁,就不会急功近利,这是定而后能静。
只要不浮躁,平静地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心自然能安,所以静而后能安。
心安之后,我们才能深度思考,考虑更高层次的问题,所以安而后才能虑。
人只要把脑筋开动起来了,总会有很多心得,使得我们一点一点的进步,这就是虑而后能得。
作者怕大家不懂,又强调了一遍:“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就是告诉大家,万事万物都有本有末,有始有终,有先后顺序的,做学问也一样,要一步一步来,不能一口吃成大胖子,明白了这个道理,学问就能上道了。
第三部分,讲明明德于天下的具体措施。
如果光说明明德于天下,是很空泛的,是一个很虚的概念,还得把空泛的概念落实,毕竟儒家是很讲究实用性的。如何落实?这是个问题。
所以接着说明明德于天下的方法: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要明明德于天下,就必须先治其国,把国家治理好了,才能能明明德于天下;要治其国,就必须先齐其家,把家管好了,才有国,所谓有家才有国,如果家都管不好,那让你去治国又如何能治理好呢?
要管好家,就必须要先修身,如果自己行为不检点,连自己家里的人也不会听你的,又何谈其他的?
这里面最基本的,就是修身。
这就是“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才是根本,什么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空中的楼阁,看起来非常高大上,但是如果没有了修身这个根本,空中的楼阁是不稳固的,只有修身这个根本牢靠了,齐家治国平天下才能稳固。
接着又说“其本乱而末治者否也”。
如果连基本的修身没搞好,要想把国家治理好,那是不可能的。
如果我们一门心思都在最终的治国平天下上,而忽视了修身这个根本,原本应该重视的不重视,原本不应该重视的却非常重视,这样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那对于个人来说,如何修身?


欲修身者,先正其心。
也就是心要正,不能动歪心思,不能追求所谓的捷径。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正心的关键,在于诚意,只有从心底真心实意地想做一个正直而有良知的人,真心实意地拒绝歪门邪道,这样才能心正不怕影子斜。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诚意的关键,在于致知,所谓的致知,就是要分得清好坏,明白善恶,找到自己内心最纯真的赤子之心,也就是找到我们的良知。
致知在格物。找到良知的关键,在于格物,
格物不是叫大家到外物上去找良知,像年轻的王阳明一样,跑去格竹子,结果什么也没格出来。
格物的关键是格自己心中之物,也就是你自己对外物的态度,比如看到一颗钻石,你会怎么想?想据为己有,还是想戴在手上炫耀,还是觉得这东西就是一堆碳原子而已,啥求用没有。


如果想据为己有,那是因为你内心有贪欲;想炫耀,是因为你内心有名利之心。这些正是我们要格去的东西,只有去除这些多余的欲望,拨云见日,才能找到真正的良知,这就是格物。
《大学》所讲的东西,其实就是这些了,但千万不要小看这一点点内容,这是儒家最基本的框架,有了这个框架,儒家学说才更加有系统性,才能有血有肉。
《大学》后面的内容,都是针对以上这个框架的具体解释与进一步阐述,是为了进一步的深入理解,大家如果感兴趣欢迎持续关注,我会逐步给大家解读更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学问答网

GMT+8, 2025-7-21 20:13 , Processed in 0.07951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