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问答网

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帖子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0|回复: 0

顺着人性谈幼儿园教育

[复制链接]

2

主题

7

帖子

1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3
发表于 2023-1-7 19:55: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无论是幼儿园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大学教育或是社学教育,我们不能说哪个阶段教育比其它阶段教育更为重要。做为幼儿园老师,必须知道幼儿园教育的独特价值。
       幼儿阶段更多是“模仿性学习”,小学才开始“理解性学习”,所以我们要顺着人性开展教育。
一、积极价值观输出
        幼儿模仿的对象是父母是老师,所以我们对自己的言行要格外注意,传递的必须是正能量,是遇到挫折也能坦然面对的积极态度。比如,询问孩子“今天在幼儿园有什么开心的事呀?”好过“今天有没有调皮捣蛋?老师批评你还是表扬你?”再比如,一个正能量的爸爸:“这个月加工资了,以后要肩负更多的责任,给爸爸加油!”负能量则是:“这个月加工资了,做了那么久,才加这么点,真是的!”后者在孩子眼中,加工资就不是一件值得努力的事。
       家庭氛围塑造影响着孩子,一个经常谈钱的家庭里的孩子以后关注点更多放在钱上面;一个经常阅读的家庭,孩子大抵不会排斥读书;一个经常运动养身的家庭,孩子也会对运动产生兴趣。因为学龄前孩子都是无意识学习,到小学后才逐渐有意识的学习,而成人则正好相反。
二、顺着发展心理学看孩子
        2岁之前的孩子是没有办法听得懂道理的,因为他们不具备形象思维,无法理解语言的内涵。孩子的思维由行动思维发展到形象思维再到逻辑思维。所以2岁孩子的教育更多的是条件反射,利用行为去强化孩子的行为习惯。3岁开始(不是绝对的自然年龄),孩子的思维仍是直观行动思维,所以幼儿园老师需要让孩子去做去体验,帮助孩子学习,这里的体验指的是看、听、闻、尝、触摸等多种感官,感官参与的越多,孩子的学习效果就越强。这里插一句,幼儿阶段培养的是孩子的学习能力,而不是单一的知识技能,知识技能是二手认知,幼儿阶段是孩子学习经验的累积,而不是学习内容的量化。学习经验可以是一次游戏中的交往经验,一个区域活动中的合作经验等。到了5岁开始,孩子才逐渐具备形象思维,这个时候才是和孩子讲道理,树立他们道德感是最佳时期咯。
三、不剥夺自主性
        在教育中,把自主性牢记于心,充分引导孩子自己创造规则,自己组织游戏,放手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幼儿园教育重视学习过程而不是学习目的,在过程中,孩子在快乐的体验中习得沟通、合作、平衡等社会交往定律。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中,制定规定让别人去做才是人生赢家哈!当然,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得重视过程,有些必须是以结果为导向的,比如安全、饮食等,能直接产生结果的,必须重结果而非过程。
四、夸努力而不是夸聪明
        这是CC老师在每一年的新生家长会上都会宣导的口头禅,我们一定要发现孩子努力付出的高光时刻,夸赞孩子为达成一个目的很专注很用心的学习过程,
夸赞句式1:宝贝,我看到你一直不停地练习,现在比过去进步了好多,宝贝真努力!鼓励句式2:现在做不到没有关系,大家一开始都不会,只要多练习,一定会成功!
       孩子在我们关注并且鼓励的言语中强化努力这一行为,才能变得更加优秀。因为聪明的老本是会吃光的,甚至成为不努力的借口。老一辈家长(对不起,举个栗子)经常会说我家孩子很聪明,就是不努力,这就是把聪明挂嘴上获取心理平衡的自我安慰吧!
        做为幼儿园老师,那怕没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有时候,回忆下自己的小时候,大概也能更加理解孩子,顺着人性谈幼儿园教育,写在世界读书日,愿我们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学问答网

GMT+8, 2025-5-6 16:18 , Processed in 0.10850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