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
中国传媒大学,文学学士BA广告学,GPA3.77/4.0
波士顿大学,文学硕士MA新媒体研究,GPA3.74/4.0
TOEFL:
第一次,100(阅读29,听力22,口语20,写作29),2019年2月;
第二次,108(阅读30,听力25,口语24,写作29),2019年8月。
GRE:
153+170+4.0
最后录取的情况如下:
【Offer】
波士顿大学Boston University, Emerging Media Studies
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 MS in Intergrated marketing
华威大学, MA in Global media and comm
乔治城大学,MA in Communication, Culture and Technology
乔治城大学,New Media Management
【Rej】
南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 California, MA in comm managemnet
西北大学,MS in IMC整合营销传播
伦敦国王学院KCL, Digital Asset & Media Management
【最终前往】
Boston University, MA,Emerging Media Studies
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下我申请季的曲折过程,虽然结果不能复制,但经验可以复制,希望对申请季的同学们有所帮助。
出国留学的原因:
本科大三期间,我就明确了自己想要出国留学。
因为想要去更广阔的世界、更大的平台,去学习新知识,并且给自己更多机会去提升自己。
另外,本科的中西结合授课模式让我对中西方教育思维有了一个大致的比较:灌输式vs辩证式。
国内课程的学习往往偏向讲what, 比较少提问;即使提问,同学们普遍比较被动。而国外的课程学习比较侧重why - 辩证的看待问题:老师很少告诉学生什么是对的,什么是答案,让学生利用很大部分的课堂时间去讨论、批判、思考。
因此,我更想去批判性模式的环境下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最后,我个人认为国外学习更加重视自主性和自驱力。
而国内的研究生学习更多是导师在push学生往前。
留学申请的过程:
于是,我就在准备语言的过程中,踏上了申请之路。
我了解到美国院校需要准备GRE。
且网申递交流程等比香港复杂,并且我当时托福、G还未出分,另一边毕业论文即将开题,在事情比较多的情况下,为了降低我的申请难度和减少申请时间,我选择了半DIY。
对于有充足时间的申请者,比如GT已刷分完,GPA与本科学校均无硬伤,自己有能力搜集院校最新消息、反复打磨修改文书的,可以尝试DIY。
除了自己考标化成绩、准备Writing sample外,中介辅助了我的选校、个人陈述、简历和推荐信。
个人陈述我在网申时,老师根据不同院校的定位、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帮我进行了特定的修改。
此外,有些学校的网申有字数限制,所以只写突出能力部分,而不是前因后果全部写。
具体要去看项目官网的要求。
在传播、新闻专业中,比较看重文书、Writing sample。
关于选校,美国的传播是大类,所以最好要确定具体的方向(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目标)。按实践性来分方向,具体可以分为两类。
制作媒体(制作一个媒体内容)主要包括新闻、纪录片、电视制作、游戏制作、影视制作。应用媒体(运用媒体手段达到商业、教育目的)主要包括公关、整合市场营销(本科是商科相关的比传媒的更对口)、广告、人机交互(计算机、心理学、设计的交叉学科)。
在专业名称上一般没有细分:如传播学、大众传播。但每一所大学的专业方向不同,如,印第安纳大学布鲁明顿分校,在我申请当年,是没有没有研究广告方向的教授。
而传播与社会学、心理学的交叉,如群体传播、组织传播、人际传播不是真正的传媒专业,本质是属于社会学、人类学下的。
在学院设置上,要关注不同项目的培养目的。
比如约翰霍普金斯的communication偏向继续教育项目,更多是培养在职硕士。
而有的专注培养理论型的。
关于专业的研究方法方向,目前传媒类、传播学的主流方向偏定量。
定性一般会采用Case study, interviews, focus group, observation等方法去研究。
而定量是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研究。
总的来说,定量比定性好找工作,比如数据分析、用户研究等岗位会更prefer拥有SPSS, R语言等技能。
如果考虑实习机会的话,那城市的选择比较重要。
像纽约、华盛顿、加州、波士顿的机会会比较多一些。
关于个人陈述(PS), 我觉得就像做广告一样,要把自己推销出去。
若无具体要求, 一般主线如下:
1.阐明自己的职业目标
2.为了该目标曾经做过哪些努力
3.哪些细节证明自己适合这个专业
4.哪些细节证明在某些方面不足
5.为了弥补不足,我又做了哪些努力
6.现在的不足,为什么这个项目能弥补我的不足,哪些课程开设好、教授好、实习机会好,这些能达到我的职业新发展,总之二者互相适合。
关于writing sample,需要根据学校要求不同来做相应调整。
波士顿大学在我申请当年是命题作文。
如果没有要求,学校主要是想考察写作能力。
如果能交专业相关的会更好。如理论类,建议交research proposal;新闻类,交新闻稿;PR,交活动策划;IMC,交市场分析报告。
留学申请中的重点需要注意的方面:
有的学生经历很丰富,可能会纠结要如何在CV和PS中展现自己。
我建议在选择素材时,要选择能体现自己特点的,拉开自己和别人的差异。
并且是和该program相关的经历。
对于理论和实践这两类大方向,在经历的丰富和呈现上,这几方面不太一样:理论方向的对实习不太看重,更看重学术能力,在申请前可以多参加学术会议,多读literature review、相关领域的文献。
在文书中表明我正在研究的东西/我感兴趣的东西与改项目的研究方向相关。
对于目标院校就可以去faculty description多了解老师的research area & research interest,以及最近发的论文。
而实践方向的很看重实习:如西北的大学的IMC,喜欢有市场营销方向的实习的学生。
在申请前,如果不明确自己该找什么方向的实习会更match,那可以去看校友资源,了解毕业生工作、就业情况、写信给小秘要毕业硕士生就业情况。
我申请到的专业
波士顿大学的EMS专业排名比综合高,课程设置偏向理论类,是少有的设置了phd program的专业,但也很注重与实践的结合,教授们会邀请校友或相关行业从业的老师来做lecture。
毕业生有留校当老师的,有做user experience researcher,但有毕业生做偏实践类的广告公关、品牌营销、市场分析、数据岗位,也有偏向交互设计的。
研究方法包括定量定性的研究,比如学习big data, R语言,SPSS, content analysis等等。
波士顿大学传媒学院有专门的实验室- 叫传播研究中心。
我们专业有一门实验心理学课(其他专业也可以选,波士顿大学的选课是比较自由的),就在这个实验室里做了相关的眼动研究的实验(是一段有趣难忘的经历~)。
Design strategy这门课很火热,因为比较基础,也很实践性能满足到很多岗位的技能,在这门课我与交互设计又接近了一步。
此外,波士顿大学的地理位置很好,河对岸是哈佛,整个城市很美丽。
EMS专业还有一门独有的行业研究实践课,是小组合作的为期两个学期的大项目。
每个小组对应一个client,给客户做市场研究分析报告。
总的学习研究时间线如下,2月探索theory、3月lit review、4月确定research question / hypothesis, method、5月开展研究方法,如survey, interview、6月分析收集的数据、汇总研究result, conclusion, 最后会在conference上向客户汇报研究成果。
英国华威大学, MA in Global media and comm,有面试环节。
在讲述经历时,这需要学生熟悉自己的每一段经历,(可以运用STAR法则),清楚地讲出我在其中担任了什么角色,遇到的挑战,付出的行动,最后取得了什么样的结果,什么技能有所提高,收获了什么经验。
给其他申请者的建议:
同学们要早准备!
利用好现有限的资源,并且抓住一切机会和可能性。
充实自己的实践或理论经历。
在申请的过程,也是自我回顾、剖析、定位、成长的过程。
在申请材料中,实习实践经验的细节一定要relevant,与专业、就业相关。
文书中要体现出实习经验对以后研究的帮助,现有的理论有哪些可以进一步发展的地方。
在中介选择上,服务质量和成功率是一重要参考因素,但最重要的是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申请季充满不确定性,加上毕业季需要处理的事情很多,很多学生会感到迷茫,需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但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