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问答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49|回复: 1

第二章 学前教育的发展历史与理论流派

[复制链接]

4

主题

8

帖子

1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6
发表于 2022-9-21 03:4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节  学前教育的发展历史
一、古代的儿童公育、家庭学前教育
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形式是公有、公养、公育,包括低幼儿童在内,由氏族公社的年长而体弱者在住地统一看护、教育。
古代文明社会,在普通家庭,0-6岁或7岁的儿童,在家庭生活中得到父母和长辈的照料,学习初步的生活知识、社会知识,养成行为习惯。皇室、贵族以及地位较高的家庭,则有了初步的学前教育专门化形式和生产生活知识以外的内容,如古埃及宫廷学校、西周“孺子室”。
二、近现代社会学前教育的兴起和发展
(一)慈善性质的托儿所、保育所、幼儿学校等机构的建立
欧洲学前教育发端于17世纪后半期的贫民婴幼儿保护和养育设施。
(二)幼儿园的建立和发展
1837年,福禄培尔在勃兰根堡创办了一所“发展幼儿活动本能和自发活动的机构”,使用自己设计的“恩物”开展游戏教学,1840年,福禄培尔将该机构命名为“幼儿园”。
(三)现代学前教育制度的建立
1904年颁布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
三、当代学前教育的发展
(一)保障儿童权利、促进教育民主是学前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
从儿童权利保障来看,195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儿童权利宣言》,肯定儿童享有生存、发展、学习和娱乐的权利。1989年,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儿童权利公约》,将对儿童各种权利的保护变成各国政府的法律承诺。
(二)加大政府干预学前教育的力度
2010年7月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同年11月颁布《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均明确提出要以政府为主体发展学前教育。
(三)学前教育现代化水平得到提高
第二节  近现代学前教育理论流派
狭义的学前教育理论流派是某位学前教育家的理论得到传播和应用而形成的派别。广义的学前教育理论流派泛指某一历史时期内持相同或相近的学前教育理论主张的人而形成的学前教育派别,这一派的理论源头往往是多样的。本章的学前教育理论流派是指广义的流派。
一、早期的学前教育理论遗产
柏拉图:主张儿童公有、教育公有,最早论述了儿童优生问题;主张幼儿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讲故事、音乐、绘画、体育、游戏,首次对游戏作了理论论述。
夸美纽斯:撰写了世界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母育学校》(1632年),还为儿童编写了《世界图解》作为教材。
洛克:著名的“白板说”,肯定了儿童教育的可能性和价值
卢梭:“自然教育”
裴斯泰洛齐:倡导并实施爱的教育,主张教育心理学化,强调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自然发展要求
贾谊:实行胎教
颜之推:《颜世家训》
朱熹:《童蒙须知》
王守仁:主张儿童教育要顺应童子之情,倡导以生动活泼的方法教儿童
二、国外近现代学前教育理论流派
(一)欧文学前教育理论流派
欧文学前教育理论流派发源于英国,是以欧文等人的幼儿学校理论的传播和应用为特征而形成的,理论代表是欧文和怀尔德斯平。欧文主张:幼儿学校的基本原则是“尽量使小朋友快乐”,为此,他提出了不责骂或处罚儿童、教师表情亲切等教育原则,教育内容包括体、智、德、美等五方面。
(二)福禄培尔学前教育理论流派
福禄培尔学前教育理论流派发源于德国,是因福禄培尔学前教育理论的传播、应用而形成,理论代表是福禄培尔及其支持者。福禄培尔的学前教育理论主要体现在《人的教育》、《幼儿园教育学》等作品中,主要观点包括:
1.主张改革家庭教育,给缺乏幼儿教育知识的父母提供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指导,广泛建立幼儿园,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
2.为了帮助儿童做好准备,在幼儿园和小学之间必须有一个中间阶段,使儿童有时间做好准备,以降低突变性给儿童带来的冲击。他设想在幼儿园和小学之间设立一种“中间学校”,帮助儿童实现从感觉、直观到抽象思维的转变,他甚至打算设计一种新的恩物来作为中间学校的特殊教学用品。
3.为了帮助幼儿开展自我活动,福禄培尔为儿童设计了一套由球体、立方体和圆柱体组成的活动玩具,称为“恩物”,意味上帝的恩赐之物。
4.作业就是给幼儿设计的各种活动,作业活动是幼儿体力、智力和道德和谐发展的主要方法。作业是恩物的发展。
(三)蒙台梭利学前教育理论流派
蒙台梭利学前教育理论流派发源于意大利,是围绕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理论传播、应用而形成的,理论代表是蒙台梭利及其支持者,代表性著作主要有《蒙台梭利方法》、《童年的秘密》、《吸收性心智》等。
1.蒙台梭利早年强调遗传因素对儿童发展的主导作用,晚年倾向于强调环境的主导作用以及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2.儿童和生物一样,在发展过程中对特殊环境刺激都有一定的敏感期。
3.蒙台梭利提出了学前教育的两条基本原则。①自由的原则。儿童有自己发展的敏感期,具有吸收性心理,能根据自己心理需要和倾向,自由地选择物体和活动,任何工作、活动都不是强迫的。②工作的原则。蒙台梭利认为,使幼儿身心协调发展的活动就是“工作”。
4.蒙台梭利在儿童之家对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包括四个方面,即肌肉训练、实际生活练习、感官训练以及初步知识教育。
(四)进步主义学前教育理论流派
进步主义学前教育理论流派是以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而形成的,主要出现在美国,对福禄培尔和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理论均有所批判。布莱恩是美国进步主义学前教育运动的先驱,代表人物有杜威、帕蒂.希尔、爱丽丝.坦普尔。进步主义学前教育理论观点主要有:对儿童发展开展实证研究;重视学前教育与生活的联系;肯定福禄培尔学前教育理论合理部分的同时,试图根本否定恩物主义和象征主义。
杜威以实用主义哲学为基础建立其教育理论体系,基本观点是: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要以儿童为中心,基本方法是“做中学”。
(五)苏联的学前教育理论流派
苏联学前教育理论流派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形成的苏联社会主义学前教育理论。理论代表是克鲁普斯卡娅、乌索娃、福辽莉娜等。苏联学前教育理论流派主要以其鲜明的政治主张为标识,重视学前教育机构的教学工作是其特色。这一流派影响了我国建国后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
三、中国近现代的学前教育理论流派及代表
中国近现代学前教育理论流派是20世纪20至40年代探索中国化学前教育的过程中形成的,特点是学习借鉴国外学前教育理论,探索中国化的学前教育理论。主要代表是陶行知、张雪门、陈鹤琴等人,其中,陈鹤琴最具代表性。
1.五指活动。20世纪40年代,陈鹤琴将幼稚园的课程确定为五项,即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文学(语文)活动。这五个方面的活动是整个的、相互连贯的,犹如生在手掌上的五指一样,相互联系,故称五指活动。
2.陈鹤琴活教育的核心观点概括如下:①活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的中国人,做世界人”。②活教育的课程论。陈鹤琴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我们的活教材。”③活教育的方法论。陈鹤琴主张“活教法是在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2

帖子

2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2
发表于 2022-9-21 03:42:22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学问答网

GMT+8, 2025-4-9 07:26 , Processed in 0.08400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