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考研资料,才能提高我们之后的复习效率?今天我们就从公共课和专业课两个大方向出发,提供给大家一些选择教辅的标准。(这里不推荐具体资料)
一、公共课
1.政治
考研政治的难度不小,对于很多理工科同学来说更是如此。一方面是考查的内容比较多,既有大量需背诵内容,也有大量需要理解的内容;另一方面是相对于英语和数学,政治考纲的调整更频繁。
政治作为统考科目,不管考什么专业,只要考政治,考试的内容都相同,因此政治考研资料的需求是最大的。这就导致市面上的政治资料非常丰富,但是鱼龙混杂,质量参差不齐。这时候一定要擦亮双眼,避免买到质量不过关的资料。想选一本好的政治资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看版次
考研政治大纲解析每年都在更新,会根据重要时政和领导人讲话增添新内容。新增内容就相当于新增考点了。有些考研政治教辅在内容更新上存在滞后的问题,不少书商为了清理库存,也会将旧版图书挂到店铺中。同学们在购买教辅时,一定要看清版次。考研政治大纲解析一般是每年的 9 月出版。在 9 月之前,考研政治可以选择封面标注当年时间的教辅,在 9 月之后,则应该购买封面标注「当年+1」年份的教辅。举个例子,9 月之前复习政治,可以买「2020 年考研政治习题集」,9 月之后复习政治,应该购买「2021 年考研政治习题集」。
(2)看内容
首先,选择对考试大纲解析进行知识分级的教辅。看过考研政治大纲解析或者大学大学本科教材的同学不难发现,这些官方图书密密麻麻的全是字,读起来极易产生视觉疲劳。而且根本难以抓住考点。
再来看看这种教辅:

是不是清晰多了?不仅是考研政治,文科类专业普遍字多,按照考情进行条理化、逻辑化梳理,能够降低阅读障碍,更快抓住命题点。这样复习起来,复习效率更高。
其次,选择命题素材新颖、仿真度高、解析清楚的教辅。这点主要是针对练习册来谈的。很多机构不重视题目研发,相同题目反复用,连续多年无更新;模拟题质量不高,不能很好地贴合真题标准;在选项的设置上不够合理,解析也说得不明不白。做这样的题目不但不能帮助我们提高,还会对学习造成误导。
大家在选择教辅的过程中,可以找几道真题,根据真题解析的命题点,查找教辅对应知识点的题目做比较,如果在素材新颖度、题目难度和解析清晰度上都没问题,那么就可以选用,否则最好不要购买。
最后,量体裁衣,不同阶段选用不同的教辅。
在基础强化复习阶段,无论是参考复习全书还是题册,都应该尽量内容全面,覆盖到全部的考点。覆盖面越大越能帮助我们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而到了提高冲刺阶段,复习全书和题册就要更加聚焦重点、难点和逻辑点。这一时期的主要学习任务是查漏补缺,复习参考书要尽量精简,题目则需要有一定的预测性;如果还是像基础阶段一样,买来就意义不大了,还不如整理整理错题呢。
(3)看喜好
不同机构有不同的编写体例,可以根据自己思维的习惯进行选择,在满足上面两点的情况下,选择自己更能接受的编排方式,更喜欢的字体大小,给自己的复习生活加入一点「小心机」。
2.英语
英语和政治不同,英语没有固定教材,主要是通过不同的题型进行考核。试题分四部分,包括英语知识运用、阅读理解、英译汉和写作。针对不同的部分应该各个击破。其中词汇和语法是基础。
(1)词汇书
词汇书也是花样百出,那么多词汇有很多种不同的编排方式,可以按首字母排列、按照词根排列,还有的是用「联想记忆法」排列。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