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问答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9|回复: 1

2023考研,快坚持不下去了····考研过来人、高校专职辅导员给 ...

[复制链接]

2

主题

4

帖子

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
发表于 2022-10-4 12:5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决战2023考研,伴随考试日期一天天临近,日渐崩溃,真的快坚持不下去了…
心绪不宁,焦躁难安,无法静心复习,效率极低。考研激情不再,初衷动摇,动力不足,踌躇不前。考研太卷,名校梦太难,想降低择校标准,心有不甘。质疑考研是否正确,否定自己,无数次想要放弃…
往日带给自己无穷力量的“鸡血”心灵鸡汤,再无法掀起内心哪怕一丁点儿波澜。最爱的篮球被抛弃在犄角旮旯,落灰掩盖了往日的激情。往日归寝后的游戏放松,也提不起任何兴趣。转向深埋心底的港湾——打电话给爸爸妈妈,听听他们深切关爱、呵护的声音,让内心感觉一丝温暖。
备战2023考研,默默坚持到现在,无数次想要放弃,在崩溃边缘苦苦挣扎的你,考研过来人、高校专职辅导员给你三点考研实操经验,重燃考研信心,坚持到底,决胜考研。
一、扪心自问,底线在哪——选择备选学校
若你质疑自己考研目标定得太高,现在压力贼大,即使再努力,也可能达不到目标院校复试线;即便幸运踩线,可能也是“炮灰”罢了。又不想放弃目标院校,不甘心,很不甘心,非常不甘心。 扪心自问,择校的底线在哪里?若除了目标院校,非得让你再选一所可以接受的考研学校,你会怎么选?
1、考试内容一致性
研究生考试,政治、英语、高数都是全国统考,全国统一命题。专业课考试多是院校命题,考试内容、指定参考书目也不同。选择备选院校时,一定要选择考试内容和参考书相同的。
即使预报名和正式报名时没有填报备选院校,在初试考试前的正式现场或网上确认报名时,一样可以重新选择学校,填报备选学校。现场报名距离考试晋升月余,根据复习情况,预估考试分数,确定最终填报目标学校还是备选院校。
插个考研小知识点:2023考研报名时间节点(预计)
202120222023(预计)备注
预报名9月24日至27日9月24日至27日9月24日至27日应届生专门通道
正式报名10月10日至31日10月5日至25日10月5日至25日
现场确认11月4日至10日10月28日至11月5日10月28日-11月3日各省具体时间不同,现场或网上确认
注意:一切以现场确认为主,现场确认后就不能修改报考信息。
2、主场优势——考研择校第一选
本科院校时考研择校时的第一选择,同样也是第一备选学校选择。报考本校有着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是其他非本校考生所不具备的。
备考初试时,可以向硕士导师要一些重点,是极为宝贵的资料,专业课复习更加得心应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未考已先胜一局。
复试前,学生都会急着联系导师,导师也会选择学生。报考本校,复试前怎么都能能找到机会与报考导师面对面交流。如果导师确定要你,复试基本就是“走个形式”。复试中,面试导师或许就是你本科期间的专业课老师,只要表现中规中矩,一般都会被录取。即使复试表现不好,但评分时,报考导师说我看好这个学生了,那么其他导师怎么可能还会打低分?
不用千里迢迢的参加复试,省下一笔复试费用,省心省力。对周围环境和面试导师更加熟悉,不会慌乱,心态更稳。
二、为虑胜先虑败——“双保险”
抱着破釜沉舟,虽千万人吾往矣,“要么最好,要么不要”,高考已经迁就别人、违心择校,考研绝不将就,绝不。
建议秋招时,去“双选会”看看,找一份比较中意的工作,做到考研和就业“双保险”,卸下包袱,放手一搏,全力考研。即使失利,至少有个就业单位“托底”,不致轮空。如果顺利上岸,那就协商办理违约,解除三方即可。
三、劳逸结合,高效学习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学习要有时间保障,更要注重效率。午饭后,建议休息半个小时,缓解疲劳,下午学习才有效率。
学要学个痛快,玩要玩个尽兴。平时看书、刷题累了,可以到教室外面转一转,换换脑子,放松一下。每天保持一个小时的体育锻炼,能有效缓解大脑的缺氧状况,提高记忆力。
致所有努力拼搏的考研人:如果不知道什么时候天亮,就努力奔跑,跑着跑着,天就亮了!
感谢大家的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8

帖子

1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5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学问答网

GMT+8, 2025-4-7 00:21 , Processed in 0.10629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