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问答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6|回复: 0

24考研数学就应该这样准备

[复制链接]

6

主题

10

帖子

2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2
发表于 2022-12-14 09: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基础阶段(现在-6 月):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最佳备考策略:对照考试大纲的考点和辅导书或者视频课,自己逐一整理每个考点是什么,带着问题听课或看书,如考纲考点考什么,就去课程或者书中找,然后整理出自己的笔记。当对一个基本知识点掌握后,可以结合章节分类真题册真题中的 A 档题(具体看图)加以训练。



A类题展示



A类题汇总

注意!!
每一个章节复习完以后,需要对照考纲考点整理该章节的基本知识,最好是画出思维导图,形成一个章节的完整知识点体系,并及时复盘回顾,做到基本知识扎实。
这个阶段,很多题目发现不会做,这其实很正常,但是要保证基本知识不存在盲点。本阶段的主要任务不是会做题,而是理解基本知识是什么,能够熟练说出考察的基本概念有什么,基本理论(性质,定理,推论)是什么,基本方法(计算方法,分析方法,推理方法)有什么,并且能够准确快速的解出课本例题难度的计算题。
这一阶段结束后,要形成整个考研数学的知识体系,做到清楚考什么,会什么,对基本知识熟稔于心,基本计算题熟练计算。
2. 强化阶段(7 月-9 月):考试题型重点攻克
在刷题中,总结每一章的知识点所有考察题型是什么,通过真题分类册的训练以及题目分类,对于每一个章节怎么出题就一目了然了,分类的同时还可以总结每个类型的做题方法和做题技巧。
这个阶段多加训练的主要是考研真题中的 B 类题(真题中出现的非教材例题课后题难度的计算题)和 C 类题(真题中的概念题和证明题)其中重点刷透综合计算题,概念题和证明题难度较大而且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做懂即可,甚至目标分数不高的可以适当舍弃。做完每一章的习题后,一定要及时复盘整理这个章节的考察题型,形成题型体系,在梳理题型的时候做到清楚这一章考什么题,怎么考,需要会到什么程度,需要什么方法和技巧。
本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刷题,通过刷真题章节分类册巩固基本知识,查缺补漏,重点专题薄弱专题集中突破,训练应试技巧,掌握解题方法,会的题,不会的题,作对的题,做错的题,都要总结,做每一道题要做到清楚这个题考的什么,解题突破口是什么,思维逻辑过程是什么,每一步有理有据,用到了什么基础知识,用到了什么数学方法,用到了什么相关结论,这一题型的核心特点是什么,有没有什么固定套路或定势思维。同时涉及到计算类的题目要多算狂算熟练。在这里要强调,做题目一定要独立思考!一个题即便不会也要给自己 3 分钟的时间仔细思考,实在不会再看答案,不可以养成依赖答案的习惯。否则考场上很难自己思考出解题方法。
这个阶段结束后,整个考研数学的所有题型基本就清晰了,结合自己的目标分数,重点突破薄弱环节,薄弱题型,薄弱基础知识。同时总结常见方法和技巧提高应试能力,计算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3. 冲刺阶段(10 月-11 月):刷套题
刷历年真题或者模拟题,卡时间刷,调整做题策略,合理分配时间。通过套题巩固基本知识和题型,发现问题,通过章节真题分类册突破薄弱专题。
分析自己的真题或模考试卷,分析问题,统计错题错因,大数据黑科技表格,带领大家快速整理错题,形成错题分析报告,明确错题原因是什么,找到优化方法,找准真题分类册专题重点攻克。重点题目多花时间研究,结合自己目标分数适当舍弃难题。



大数据错题统计



错题导出示例

4. 静悟阶段(12 月)
复盘一年的基础知识和题型方法技巧,回顾知识思维导图和题型思维导图,回顾真题中的错题和重点题,保持每天一定手感的计算,不能停。梳理整理数学的框架和细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学问答网

GMT+8, 2025-4-19 16:18 , Processed in 0.09241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