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问答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7|回复: 1

22届考研形势愈发严峻

[复制链接]

5

主题

12

帖子

2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6
发表于 2022-12-28 16: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考研难!毕业更难!围墙外的人拼命往上爬,围墙里的人奋力脱离苦海!2021年,考研这座围城又将迎来怎样的腥风血雨呢?

我们首先来看看近十年的考研趋势:
1)报名人数方面:近十年,考研报名人数除因受2014年研究生取消公费,实行自费+奖学金制度的影响,在2014、2015年呈现负增长外,其余年份的报名人数都在稳步增长。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首次突破300万大关,连续四年的增长人数均维持在30万以上。专家预测,2021年考研报名人数将达450万人!
2)录取人数方面:2019年,考研报名人数较2018年增加约52万人,但录取人数却只多了4万左右。这也使得近七成的考生惨遭落榜。2019年高分考生频出,大部分高校提高了招生标准,某些学校甚至直接将英语初试过线分数提到了60分!2020年,虽然由于疫情原因,全国硕士研究生扩招18.9万人,但仍然有近230万考生落榜。就算今年继续扩招,22届考生要面临的竞争依然激烈,考研形势愈发严峻已成为不可逆趋势!

为什么考研越来越难?是什么因素造成了这座围城越来越高?形势越来越严峻呢?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一下!

一、考研人数持续激增、统考是大势所趋
2010-2015年,考研报名人数增长缓慢,但近几年的增速却是“翻翻”的状态。本科学历的贬值再加上疫情的影响,大批的失业人士、难就业人士或许都会选择进入考研的“避风港”。
随着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历逐渐得到社会认可,往届生报考人数也会增加。对于“非全”,大众普遍认为它的价值不及全日制,教育部对此专门发文指出: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双证”和全日制研究生“双证”具有同等效力。自2016年“非全”登上历史舞台以来,在职考研、读研的人数逐年增加。一方面是为了获得更高的学历,提高自身水平;另一方面是为了能接触到更多的高层次人才,丰富自己的人脉关系。
教育部发文要求各大自主命题的高校要逐步回归“统考”,目前,已有高校为响应号召,加入到统一命题的队伍中。如果统一命题无法避免,那就意味着不同等级的考生将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如此一来,上岸的难度注定只增不减!

招生能力有限,扩招人数与报名人数“不匹配”
每个学校容纳学生的能力有限,而且培养本科生也已经占用了学校的大部分资源。研究生毕竟属于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范畴,那必然是要少而精的。北京、上海等超一线大城市的部分学校已经因为土地有限,无法提供研究生宿舍了。
再来说说导师,一般导师每一届可以带2个学生,所以一个课题组的学生人数基本是8个,带得多地也就10个左右。有些学校甚至规定了研究生导师带学生的人数不能超过5个。很明显,导师的增加速度是肯定赶不上报考的增长人数的,再加上现在导师评职称越来越难、要求也越来越高,想要获得带研究生的资格导师自己都还得奋斗几年!

我国经济在疫情和中美贸易战的影响下显示出了下行压力。秋招缩水、内卷严重都验证了“2019年会是中国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其实无论是考研、考公还是找工作,22届毕业生都会面临巨大的压力。纵向来看,22届确实比21届更难,但横向来看,考研还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所以,22届的考生也不要灰心,因为能坚持到最后和你拼刺刀地并没有报名人数那么多。如果觉得半山腰太挤,那就爬到山顶去看看风景吧!若干年后,你会感谢自己这段拼过命的时光!有那么多考上的人,凭什么就不能是你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9

帖子

1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8
发表于 2025-5-8 17:29:5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起来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学问答网

GMT+8, 2025-7-20 23:11 , Processed in 0.08516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