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问答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3|回复: 0

’弃考率‘最高一年,揭露考研现场真实情况,考双非的都提前 ...

[复制链接]

4

主题

13

帖子

2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3
发表于 2023-1-8 17:57: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3年考研被称为最难的一届,能站着走进考场已win
今年考研笔试时间平安夜和圣诞,正值放开后的高峰,很多考生阳康、正阳、阳的路上,总而言之身体不是很舒服
很多考生反映,走进考场发现周围人都无精打采,考场上弥漫着经久不散的咳嗽声
大环境导致2023年出现超高弃考率,很多考生没能走进考场。
2023年考研是弃考率最高的一年
每年考研都会出现考生弃考的现象,比如22年广东报名人数26.3万,最终实际参加考试的21.3万,参考率为81%;
同年陕西报名16.8万,最终到场14.32万,参考率在85%
考生因复习不足、获得推免资格保研成功、把精力放在考公上等等原因,放弃到场考研
所以考研弃考也算非常普遍,不过23年弃考现象将达顶峰,或将是弃考率最高的一年,这与当下疫情放开有一定关系
西藏官方发布数据,23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5573人,实际到场人数3649人,缺考率达35%
交大也公布数据,本校考点应到人数8477人,实到人数6000,缺考率30%
缺考率在30%-35%间意味着参考率在65%-70%,照比去年各省80%参考,下降了不止一点
所以,23年考研被称为考研弃考率最高的一年,一点都不为过
除了考生是考研当事人外,监考老师也是这场考试必不可少的关键人物,且监考老师作为旁观者,更能清楚地了解且分析出真实的现场情况
一位监考老师现身说法2023年考研真实情况,她表示:
‘弃考的人确实很多,很多考场只来了10多个人,有大片的空虚,现场考名校和考双非高校的考生状态也完全不一样,考双非高考的可能因身体不适大多提前交卷,相反考名校的考生都坚持到最后,木有提前交卷的’
研究生监考就可看出考名校的学生和一般院校的学生的差异,一个考场都是30人,名校缺考严重,有的考场只来十个,看普通高校的考场,一个考场也就缺一两个,考名校的学生,一直在这,坚持到交卷。普通高校的考生,大多提前交卷。
这波分享在网上也引起了很大争议,不少网友表示:‘睁眼说瞎话,这个监考老师太不负责,考研明明不许提前交卷,真是为了诋毁考双非的考生无所不用其极’
对此我想说,不同地区规定不同,一些省份考研现场确实不许提前交卷,但一些省份考研是允许提前30分钟交卷的,与高考规定一样
所以上述监考老师反映的应该是真实的情况,不过我想说,考双非高校的学生提前交卷并不能说明啥,因现如今有太多考生,为了一举上岸考双非高校,其中不乏名校生
考研‘倒流现象’频出
2023年参加全国研究生考试人数为474万,相比去年增加了30多万,由此可知考研有多受欢迎,当前的热度有多高,这种高热度的情况,在未来五年不会冷却,还会持续走高
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或许是因为逃避找工作,或许是为了提高学历优势,纷纷走上了考研之路
报考人数越来越多,为控制人数,也为了研究生质量,只能提高分数线,现如今想要一举上岸越来越难
为缩减难度,也为成功拿下研究生学历,很多考生向下兼容,选择考比自考本科学校稍差的学校,称‘考研倒流’,这两年频频出现
考研倒流频出下,西藏大学、内蒙古大学等偏远地区高校和双非高校,成为考生的热门之选,报考人数逐年上涨
针对此现象我作为过来人不是很理解,对于个人来讲,考研就是为了提高学历,那么选择比本科差的双非,是否失去了提升学历的意义?
对于高等教育大环境来讲,培养研究生是培养创新人才,意义并非在一个‘考’,如此多名校生向下兼容,选择比自己能力稍差的学校,是否已失去考研原本的意义?
逆向考研’=不求上进?
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说过:‘任何一国家都不需要这么多大学生、研究生’
简单讲,当下大学生、研究生数量已超社会、国家所需,意义不大,如果持续下去,大学本科学历价值大跌,‘本科生遍地走,研究生多如狗’的时代真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学问答网

GMT+8, 2025-4-20 02:30 , Processed in 0.34468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