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问答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0|回复: 0

2023考研人大432统计学真题&硕果解析

[复制链接]

2

主题

12

帖子

1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9
发表于 2023-1-9 13:39: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20分)N+1个坛子,每坛N个球,编号0~N,第k号坛子有k个红球,硕果计划船长(QQ|VX:1172844877,公众号:统计菌)第一时间整理,根据多位同学回忆版高清还原,请勿传播!N-k个白球,任取一个坛子有放回取n个球,记n次全为红球为事件A,求第n+1次也取到红球(事件B)的P(B|A)。当N趋于无穷大时,求P(A)和P(A|B)的极限概率。
    【硕果计划船长第一时间解读】本题第一问简单,但第二问严格意义上讲,会用到数学三中的积分问题,如果数学功底不深厚,本题确实很有挑战。


2.
<hr/>(20分)设总体X服从二项分布B(N,p),硕果计划船长(QQ|VX:1172844877,公众号:统计菌)第一时间整理,根据多位同学回忆版高清还原,请勿传播!请推导p的极大似然估计p-hat,并证明p-hat是p的有效估计量和充分估计量。
【硕果计划船长第一时间解读】本题可以说是硕果的原题,无论是单科知识点还是应试训练中都有涉及。




以上内容来自23硕果计划降维预测卷和单科升维课程
第1题&第2题硕果船长总评
首先必须说明的是,将这两道大题放前两个位置,可能确实会比较影响大家心态,因为第1题还是比较有创新性的,而且题意理顺很需要一些时间;第2题涉及到的有效性和充分性,部分同学在平时训练中接触不多!
<hr/>3、(20分)为验证某大型企业的男女员工工资水平是否相当,随机抽取了男女员工的月工资数据如下(单位:千元):
男:9个数据
女:9个数据硕果计划船长(QQ|VX:1172844877,公众号:统计菌)第一时间整理,根据多位同学回忆版高清还原,请勿传播!
假如男女员工工资均为正态分布,且方差相等,请给出上述问题的假设检验过程(从设定假设到计算出检验统计量即可)。如果男女员工工资不服从正态分布,你会采取何种检验方法,请说明理由。
【硕果计划船长第一时间解读】
本题20分,两问。第二问,其实很多同学都懵了?这个因为在截止23考研你查到的经验帖参考书或者笔记等资料中几乎没有提及!这是非参数统计的内容!而本部分无论是升维知识点,还是降维应试辅训,非参一直是硕果的范围之内!这道非参题,就可以创造10分的差距!!!而考研分分相争,10分是多难的事情!


以上内容来自23硕果计划降维预测卷(重点解读两总体均值统计量)
均值差下,正态分布,方差未知但相同,t分布:


<hr/>4(20分)请推导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中回归系数的最小二乘估计,硕果计划船长(QQ|VX:1172844877,公众号:统计菌)第一时间整理,根据多位同学回忆版高清还原,请勿传播!并用图示解释判定系数的含义。
【硕果计划船长第一时间解读】这道题太简单了,妥妥的送分题,如果拿不到满分其实就很可惜了~不再赘述。




以上内容来自23硕果计划单科升维课程,实际课程难度远大于本次真题




<hr/>6.(20分)简述双因素方差分析的基本假定,硕果计划船长(QQ|VX:1172844877,公众号:统计菌)第一时间整理,根据多位同学回忆版高清还原,请勿传播!并举例说明交互作用的含义。
【硕果计划船长第一时间解读】本题是送分题,没什么难度,大家应该拿满分的!


以上内容来自硕果计划降维预测卷,单科升维课程老生常谈.
<hr/>7、(25分)已知某时间序列


服从MA(2)模型硕果计划船长(QQ|VX:1172844877,公众号:统计菌)第一时间整理,根据多位同学回忆版高清还原,请勿传播!





是白噪声,



(1)请说明时间序列


是否有可逆性;硕果计划船长(QQ|VX:1172844877,公众号:统计菌)第一时间整理,根据多位同学回忆版高清还原,请勿传播!
(2)若已知


,且根据t个历史观察数据可知,硕果计划船长(QQ|VX:1172844877,公众号:统计菌)第一时间整理,根据多位同学回忆版高清还原,请勿传播!Yt=,εt=,εt-1=,εt-2=-,求


的95%置信区间。
【硕果计划船长第一时间解读】








以上内容来自硕果计划单科升维课程,强化卷也有训练
答题情况看:第七题硕果同学几乎都做对了,对硕果本题其实没什么难度,只要把时序课程吃透,训练到位,问题不大哈。非硕果同学不清楚答题情况,不过时序这本书而言,考的一年比一年的深入和细致,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很多公式和计算超级多,自学是困难些的。







<hr/>为什么第五题放在最后解读?因为这道题25分,有难度,绝对是今年的拉分题!
5、(25分)对某城市的住户进行抽样调查,估计户均现金资产金额。将全部住户分为高房租与低房租两层,高层租房4万户,硕果计划船长(QQ|VX:1172844877,公众号:统计菌)第一时间整理,根据多位同学回忆版高清还原,请勿传播!低层租房20万户,户均现金资产金额层均值是高:低=9,硕果计划船长(QQ|VX:1172844877,公众号:统计菌)第一时间整理,根据多位同学回忆版高清还原,请勿传播!层标准差比与层均值平方根成正比。
(1)如果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抽取1000个住户,样本量如何进行分配?硕果计划船长(QQ|VX:1172844877,公众号:统计菌)第一时间整理,根据多位同学回忆版高清还原,请勿传播!
(2)如果调查目的是估计这两层的户均现金资产金额的差额,硕果计划船长(QQ|VX:1172844877,公众号:统计菌)第一时间整理,根据多位同学回忆版高清还原,请勿传播!请问样本量如何在两层中进行分配?(忽略有效总体校正系数fpc)
【硕果计划船长第一时间解读】其实抽样技术在22考研更是考察了非常基础但是数理的知识点,


其在22硕果中也特意强调过。


但是23考研中,很多同学其实迷茫抽样到底如何学?方向是什么?我想参与23考研的同学深有体会。奈曼分配和比例分配,23硕果作为重点解读,在单科和应试辅训不下3遍强调(如下截图),




以上内容来自23硕果计划降维22真题阅卷修改版和单科升维课程,重点解读比例分配和奈曼分配
<hr/>本题第一问对于硕果同学应该是胸有成竹的。第二问,在考后的估分中,有20%的硕果同学做出来了,这道题,其实用到了人大在2018、2020年考到的知识点,今年第三次出现!而这个知识点严格意义上讲还不是统计学里的,而是数学里的“拉格朗日乘数”。当然,这道题其实是“原题”!且看:


当然,本题做了改编。不仅仅是数据做了替换,第二问非常有意思,条件的改变,让题目的方法发生了改变!不得不说,确实很有心意!
其实历年人大中出现过很多原题,比如
先来看几道原题的出处:
名校考过相同的原题:华电、北师大都考过的题,人大也参考!!!依托于硕果计划的各校授课经验,一些题也补充在人大真题解析中,助力大家打开思维!







硕果课程早就有布局:


学术paper原题


教材原题



小伙伴们不禁会问,你知道这些有原题或者出处有什么用吗?
问题1:是让自己自学课本之外的资料?但又去哪里查?
举个例子,所有的考研英语教辅,上来都会告诉你考研英语真题的文章都节选自经济学人、卫报、华盛顿邮报等外国著名期刊,那你备考的时候还会参考国内英文期刊(如China Daily)或者其他不在选刊范围内的期刊吗?不是说这些期刊不好,但是对于备考,肯定没有太多参考价值了。所以,靠你自己去查询那指定是不现实的(因为范围太广,它不是说就固定在某个地方,是各自途径都有),时间上也来不及,效率也大打折扣。
问题2:既然自己查效率太低,不管它行不行?我就看推荐的参考书目?!
首先考题出现是参考书目里面的内容,不能算“原题”,因为人人都会看。比如回归常考的“异方差如何识别怎么解决?”你在课本或者笔记中有看到,不能算是“原题”。因为人人都看的内容,只要努力和方向方法对了,靠谱的同学是拉不开差距的!
其次,今天指的原题是,在你的学习范围内没有get的知识点,比如就拿22真题的几道题,在去年参考书目中并未出现!而这些考题,就是造成10分甚至20分30分的差距的根本原因!!即使你课本看的滚瓜乱熟,可能就因为自己没看到的某个知识点,而让自己考研白白浪费了!哪位同学又敢拿着自己的未来去做这个赌注呢?
举这些例子,不是为了炫耀押题准,但也拒绝马后炮式的去编造子虚有的内容,硕果的课程内容做了很多思考,不是乱设计的。熟悉硕果的小伙伴都知道,学长连真题整理好的答案都不允许大家照搬,要大家不断打磨出自己专属的版本。这些题教材里没有,但是最后考到了知识点,是学长结合教材、真题的变化,和今天大环境下对统计学学科要求的更新迭代,拓展加深的知识点。人大432的题的原题出处都是学术paper、著名教材或者借鉴其他大学区分度不错的经典好题,那么各位是不是备考的时候就会少走弯路,打好基础后,就不会再去刷那些区分度一般的其他院校的真题啦~也许现在你明白了之前下面这图看过多次,明白了Ta的深意:近10年的经验积累和课程打磨,阅N种资料,带过多届学员,积累出来的授课经验是最核心的!


大家回头想一下,考试的目的是什么?招生单位目的是筛选出优秀的同学啊。什么是优秀的同学?应该是考什么会什么,不是学生会什么仅考他会的,不是一个应试能力强的人,而是综合能力强的人!所以,“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好比选秀一样,大家不是爱看什么“男团女团、好声音等”选秀节目么?而现在在考研的舞台上,你就是上台的人啊!如何打动导师为你转身拍灯!这是你应该思考的问题!


因为我们要清楚:老师需要的是什么的人才呢?难道是只会应试的同学?通过参加辅导资料临时投机取巧获取的高分?当然不是,老师需要的是:


所以考研的核心逻辑是“考啥会啥”,不是“你会啥才考啥”。当然每年的出题都是核心机密,谁也不可能知道到底考啥,所谓的划重点和猜题押题自然而然的不存在。
在信息红利逐步衰减的情况下,我们坚信以应试辅导为基础(毕竟我们说一千道一万还是为了考试,不是闲着没事学着玩),但只有切实提高统计综合素养能力,站在方法创造者角度去深刻领悟知识(升维思考),站在出题人阅卷人的角度去思考落笔回答具有高情商的答案(降维执行),做到“打铁自身硬,巧妇有米之炊”,成功才会顺其自然!新的硕果计划又起航了,24的硕果方向在改变,请大家监督!我们一起进步!
附录:23考研后,部分硕果同学的反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学问答网

GMT+8, 2025-4-20 01:35 , Processed in 0.11648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