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问答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5|回复: 1

初中物理失分重灾区,尖子生为何毫不畏惧?其经验人人可复制

[复制链接]

2

主题

4

帖子

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
发表于 2023-3-22 13:5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考百日誓师大会已经开了!
面对中考这一个人生转折点,无论是初二学生还是初三学生,都应该从现在开始加倍努力了,中考不是闹着玩的,也不是无所谓的,这是人生的第一道分水岭,中考的意义不需要等到工作以后就能显现出来,有的学生确实擅长动手操作,适合去职业学校或者技校,那么他们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路;有的学生擅长学习知识,善于钻研各种学问,那么,他们适合去高中继续深造;上高中的学生以后将会有更多考大学的机会,到了大学之后学习到的各方面能力也将深深的影响其一生。
两种道路,其起点就在于中考这一关隘。



你到底想走哪一条路呢?
无论走哪一条路,初中生现在都应该努力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各科学习成绩,物理自然也不例外。
初二学生目前都在学习力学知识,初三学生也正在复习力学知识,这些知识会直接影响中考,因为在中考试卷中,力学知识的分值占了三分之一以上!所以,所有初二初三学生都应该加倍重视力学的学习和复习。
很多初二初三学生只要遇到此类物理题,不是想着如何去解决,而是不假思索地举手投降了,他们不是缺乏深度思考的能力,而是缺乏尖子生们所共同拥有的深度思考的耐心!
没错,尖子生们拥有的不仅仅是坚实的知识储备,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毅力、耐心、遇到问题不解决决不罢休的优秀品质!
以我们今天要说的“力与运动”的图像题为例,大多数学生遇到此类题往往是直接举手投降了,然而尖子生会从知识点、思维方法、解题思路、思考步骤等方面深入思考,直至解决问题。
请看下面的题:


绝大多数初中生遇到此类题就开始犯愁了,大部分直接放弃,少部分瞎蒙,其余的尖子生们却开始仔细研究。
其实,这类题属于我之前就提过很多次的“函数图像问题”。此类题的确属于难题,因为这些图像和生活情景几乎联系不起来。
然而,凡是觉此此类题与生活情景联系不起来的学生,其实都是没有仔细分析,或者说没有掌握住此类题的分析方法。
凡是物理中的函数图像问题,其实都是有方法的:
1.先看清楚纵横坐标的物理量(及其单位);
2.然后看随着横坐标的变大,纵坐标是如何变化的!
具体到本题中,我们先看清楚乙图中的纵坐标物理量是物体所受的推力,横坐标物理量是时间;丙图中的纵坐标物理量是物体的速度,横坐标物理量也是时间。
然后,本题,我们可以通过先研究丙图中的运动与乙图中的受力之间的关系得到答案。在前两秒,通过丙图可知物体速度为零,即物体处于静止状态!能判断出物体静止的同学就已经找到了解决本题的关键,即物体此时受力平衡,此时物体所受的推力等于静摩擦力。分析到这里,应该能立刻想到,如果物体匀速运动,也应该受力平衡,则推力就应该等于滑动摩擦力。于是,本题中的三个过程就可以全部分析出来了,尤其是4-6s,根据丙图可知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受力平衡,所以根据乙图可知此时物体的推力等于2N。
具体过程如上图所示。
类似的,另外一道题如下,思考过程依然同上。



由此可见,尖子生们对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案是因为有了解题的知识储备、解题方法,才有了解题思路,他们遇到此问题并不是轻易放弃,而是深入思考。这对所有水平的学生都有启发,人人可复制。

更多初中物理知识方法归纳与错题总结,请看《八套中考学霸物理错题集》,如订可私信,这些错题集概括了几乎全部初中物理易错题、常错题、知识点、常用必考结论、方法与技巧!非常实用,适合初二初三学生。




这《八套中考学霸物理错题集》是八位历届中考学霸们总结的物理错题集,弥足珍贵!囊括了几乎全部初中物理知识点、易错题、常错题、重难点、方法和技巧!非常实用,借鉴并研究尖子生们的智慧,可以取长补短、博采众长,在短期内快速提高物理成绩!非常适合初二初三的孩子使用,家长朋友们可以为孩子提前准备,以这些尖子生为榜样,学到他们的智慧!再结合自身的优势,即可顺利中考!

中学生朋友们,为了美好的未来,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7

帖子

1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4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你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学问答网

GMT+8, 2025-5-22 06:17 , Processed in 0.08476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