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问答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7|回复: 0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笔记整理(一)

[复制链接]

3

主题

5

帖子

1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1
发表于 2023-4-4 10:5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开发研究

开发研究:是指根据学前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成果,为学前教育工作者提供能够直接运用的教育产品。开发研究是学前教育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具有可实际操作即"拿来就用"的特点。

2.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历程包括哪几个阶段?

1.成为研究者是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2.幼儿园教师应成为反思性实践者3.幼儿园教师应成为行动研究者

3.教师专业化的实质是什么?

教师即同律师、医生、职业经理等专业化人士具备专业能力一样,应该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

4.研究课题

研究课题:即研究者研究的内容,是研究人员具体从事某一项教育科学研究时要思考的"研究什么"的问题。在实际研究工作中,研究课题常常被表述为研究问题,而研究问题是研究者在科学研究中发现并解决的问题。研究课题是研究的先决条件,如何发现研究问题,如何从问题堆里剥离需要研究的课题是研究工作的起点。

5.简述研究问题创新性的意义。

(1)研究以前未曾研究过的问题,填补理论空白。研究以前虽有研究,但需要充实完善,或提出新的依据和认识,拓展已有研究。(3)国外研究课题的中国化研究,更好地学习国外先进理论。(4)将其他领域的先进研究成果引进到教育研究领域,丰富教育研究领域的成果。

6.试述研究问题的目的指向。

研究问题一般具有理论目的与实践目的、个人目的与社会目的两个维度的价值取向。
(1)研究问题的理论目的是指研究的目的在于理论的拓展,比如新理论的建构、发展、完善,对原有理论的检验或者突破等。其对于探索学前教育规律,发展学前教育科学,建立和逐步完善学前教育的学科体系意义重大。
(2)研究问题的实践目的体现在对现实问题的解决上,如提高学前教育质量、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学前儿童的健康发展、研究结果的社会与经济效益等。开展研究的终极目的应该是实践目的,研究问题的理论目的与实践目的应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3)研究问题的个人目的一般是指通过研究可以提高学前教育与研究工作者的研究意识与从事科研的能幼儿教师参与教育科学研究,对于个体的专业成长平分有利。
(4)研究问题的社会目的要求对问题研究奉行立足于社会、服务于社会的宗旨。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家长服务、促进学前儿童的健康发展等应该是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核心目的。将学前教育研究问题置身于社会背景下展开,有利于提高学前教育教学的质量。通过研究促进学前教育改革,推进幼儿教育实践的深入。

7.定义术语或语词的方法有哪些

第一种方法就是概念性定义,第二种方法就是对重要的术语或语词进行操作性定义。

8.试述研究问题的陈述。

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研究问题陈述的要求主要有:
(1)对提出的研究问题的陈述要简洁明了,并确定研究活动的关键内容。含义不清、语义不明的语词应尽量避免在问题中出现,如果必须出现,则要对相关语词提出界定。
(2)对研究问题的陈述一般涉及名词术语的界定和研究范围的
限定两个问题。名词与术语的界定通常要使用操作性定义。一个研究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界定,同时规定相应的研究对象的范围。
(3)研究问题的陈述可采用叙述或描述的形式,也可采用问题的形式。问题形式的陈述的最大优势在于它能为研究提供充足的焦点与明确的发展方向。陈述研究问题的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陈述要实事求是和具有可信度。
在教育研究中常见的陈述错误有两种 z 数育
(1)研究问题的陈述含糊笼统,不能对重要的名词与术语进行界定。
(2)没有对研究范围做出限定,有可能导致研究结果适用范围无限扩大。

9.简述文献检索的常见方法。

一般检索法;跟踪法;计算机检索法。

10.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研究成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

11.简述文献综述的意义。

(1)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教育类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2)查找资料的过程中,扩大了研究者的知识面。(3)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学前教育实践科研选题及进行实际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的撰写也是为今后学前教育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4)通过文献综述的撰写,能提高研究者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5)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难易程度,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自由选题。

12.探索性研究主要有哪些目的

(1)为了满足研究者了解某事物的好奇心或欲望。(2)探讨周密研究某一问题的可能性。(3)探索更为周密的研究方法

13.解释性研究的主要方法

实验和测量

14.简述画图表在质性研究资料分析中的作用。

图表是很好地展示质性研究资料的方式。质性资料分析中常用的图表有网络图、等级分布图、矩阵图、曲线图、报表、认知图、因果关系图、决策模型等。如运用网络图分析可以将一些生活事件进行压缩后,提炼出一条生活的主线。

15.举例说明什么是参与性观察。

参与性观察是观察者实际地参与了观察对象正在活动的环境当中。观察者的身份可以是公开的,也可以是隐蔽的。例如,一位观察研究者在得到一位大班幼儿教师的同意后,在一学年内研究他们的班级,教师与幼儿都知道研究者的真实身份。

16.学前教育研究中观察前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1)确定观察的问题。(2)制定观察计划与观察提纲。(3)选择合适的观察方法。(4)培训观察者。(5)获准进入现场。

17.学前教育访谈研究

学前教育访谈研究:是研究者通过与受访者面对面的交谈,以口头回答的形式来搜集资料的一种调查研究方法。其基本的研究方式就是研究者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设计好调查研究的问题,由访谈人员探访受访者,面对面逐一向其提出问题,让其口头回答,通过记录、整理和分析受访者提供的口头资料来探讨和认识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

18.简述学前教育访谈研究的特点。

(1)整个访谈过程是访谈者与受访者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过程。(2)访谈研究是访谈者主动与受访者建立积极信赖关系的人际交往过程。(3)访谈研究具有特定的科学目的和一整套设计、编制和实施的原则。

19.简述问卷调查的优点。

1、调查工具的统一性;2、调查方式的灵活性;3、调查范围的广泛性;4、调查内容的深入性;5、调查过程的匿名性;6、调查结果的客观性。

20.半开放型问卷调查

半开放型问卷调查:也叫半封闭型问卷调查或半开放半封闭型问卷调查,调查者所用的问卷是开放型问题和封闭型问题相结合而组成的问卷。

21.开放型问卷调查

开放型问卷调查:也叫非结构型问卷调查,调查者所用的问卷没有严格的结构,在问卷中只提出问题,不对问题提供具体答案,而由被调查者根据本人的意愿用自己的语言自由作答。

22.分层随机抽样

分层随机抽样:又称分类抽样或配额抽样,是将总体按某一属性或特征分成若干层次或类别(子总体),然后以各层或分类在总体中所占的比重,按比例随机抽取样本。

23.系统随机抽样

系统随机抽样:又称等距抽样或机械抽样,是把总体中的所有个体按某种顺序排列编号,然后依固定的间隔抽取样本(间隔的大小视总体与样本数量的比率而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学问答网

GMT+8, 2025-4-22 01:43 , Processed in 0.31448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