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问答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2|回复: 1

学前教育:蒙台梭利教育体系

[复制链接]

2

主题

15

帖子

2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8
发表于 2022-12-9 20:02: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感官教育(感觉教育)是蒙台梭利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五感及视、嗅、听、味、触而设立的。本论文概述感官教育意义等,了解五感教育运用的教具。分析儿童观掌握基本原理运用和创新,促进在幼儿园中的实践运用。
关键词:感官教育、教具、视觉、触觉、教育理论。
感觉教育的意义及目的
(一)促进儿童感觉机能的发展
  人类认识事物是从感知觉开始的,研究表明,胎儿在中后期就具备听觉、嗅觉、触觉等,
新生儿已具备人类基本的感知能力,外部的刺激就会引起感觉器官的反应,并利用这种感知
觉去探索认识这个陌生的世界,丰富的外界刺激,就会促进儿童感觉机能的发展。
(二)帮助儿童获取各个方面的正确认识
  感知觉是人对世界的感性认识。婴儿期,主要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和外界事物接
触,认识事物的个别属性,通过物体的形状、颜色、气味等特性,获得对物体的全面、正确
的认识。
(三)养成儿童集中注意的习惯
  儿童用他的感官去认识这个世界,去了解这个世界上的一草一木、一花一鸟,积极主动
地去探索每个物体的属性,物体的颜色、形状、声音等外在特性往往会吸引儿童,他们会集
中注意力专注于对物体的探索,在感知的过程中使儿童养成集中注意的习惯。
(四)形成健全的人格
  儿童通过感知觉,形成了对物体的正确认识,在探索的过程中形成了专注、坚持的良好
品质,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儿童的经验越来越丰富,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更高级的认知能力,
想象及思维也得到了发展,儿童逐渐能够脱离具体的情境,对事物进行科学的分析,正确的
判断,感觉教育通过训练幼儿的注意、比较和判断能力,使幼儿的感觉更加敏锐、准确、精
练,形成健全的人格。
  感官教育的目的是在帮助儿童;①认识物性;②发展感官;增进环境和社会适应;③帮助概念的形成;④培养手、眼协调,培养儿童专心、独立、有秩序感。
蒙台梭利感觉教具的运用
、视觉教育
  视觉是儿童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儿童视觉的发展主要是视敏度和颜色视觉的发展。视敏度是指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处于具有一定距离物体的能力。颜色视觉是指区别颜色细致差异的能力,一是认识物体的大小、精细、长短、高低、胖瘦,例如,圆柱体帮助儿童认识物体高低、粗细,粉红塔帮助儿童认识物体的大小,棕色梯帮助儿童认识物体的粗细,长棒认识物体的长短;二是认识物体的颜色,例如,色板帮助儿童认识物体的辨认颜色;三是认识物体的形状,例如,几何图形嵌板教育幼儿各种平面图形,立体几何组让幼儿认识立体图形。
(二)、触觉教育
  触觉是肤觉和运动觉的联合,手的触觉是通过触觉认识外界的主要渠道,通过手的动作,在活动与操作中,逐渐出现手眼协调的动作。主要包括:皮肤觉(触觉),让儿童认识物的精细、质感,教具主要有触觉板、重量板、温度板。
、听觉教育
  听觉是儿童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听觉让儿童感受大自然的声音及音乐,从而达到美育的教育效果,儿童获得口语必须依靠听觉。听觉教育主要是辨别音的强弱、高低、种类,
其教具有听筒、音感钟。听觉教育的主要教具是音筒。
(四)、味觉教育
  味觉是能溶于水和唾液中的有味道的化学物质作用于味分析器时所产生酸、甜、苦、咸
等感觉。味觉教育引导幼儿用舌头辨别味道,以引导幼儿了解酸、甜、苦、咸等感觉。味觉教育的主要教具有味觉瓶等。
(五)、嗅觉教育
  嗅觉是有气味的挥发性物质微粒作用于嗅分析器时产生的感觉。嗅觉教育是引导幼儿用鼻子感觉的教育,教育幼儿辨别不同的花香,香水的气味等。主要教具有嗅觉瓶。
三、儿童发展观
  蒙台梭利的儿童发展观接收了卢梭、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的自由教育影响,形成了自己的儿童发展观。
  蒙台梭利强调儿童发展的自然表现。蒙台梭利认为,在儿童的教育中,要仔细观察儿童,研究儿童,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发现童年的秘密,揭示儿童的自然发展进程及规律性,在儿童自由和自发的活动中,帮助儿童智力、精神和身体、个性的自然发展,满足他们的需要,促进他们按照自身规律获得自然发展。在教育中,成人要为儿童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顺应儿童的发展规律,满足儿童的需要,让儿童在其中自由选择,保证儿童不受干扰,使生命能够自由发展。其中她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存在敏感期。
四、小结
  蒙台梭利认为学前阶段的儿童在敏感期应该进行充分的感官教育,促进儿童后续教学发展。但是她的感官教育带有机械的训练,例如,感官教具是机械、各式各样的。在感官教育中,限制了儿童的自我创造。因此,在运用时,要明确其感官教育的真正意义及目的,掌握基本原理,并创新、大胆的运用到我们的教学中。
参考文献: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 总第114期
李芳霞·蒙台梭利教育理论与实践 九州出版社,第125页--152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2

帖子

2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5
发表于 2025-4-21 18: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元芳你怎么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学问答网

GMT+8, 2025-7-27 11:44 , Processed in 0.10667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