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问答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1|回复: 1

考研最后30天,破除焦虑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复制链接]

3

主题

4

帖子

1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
发表于 2022-12-10 20:4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3考研马上进入最后30天,很多考研人会陷入无穷无尽的焦虑中,那么此时此刻,破除焦虑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答案是:具体化安排考研复习任务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这个时候你若是放弃了,你的对手睡觉都会笑醒呀。我知道这个时间段给你说的再多,你都会说:十七,我都懂呀,但是我就是心里慌、心里累,慌得一逼。   
这很正常,你不要看我现在在这风轻云淡说得天花乱坠,当时考研到11月的时候我也慌的一批、累的一批,最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因为我们已经高强度复习了六七个多月了,甚至有人复习了更长的时间,的确是很累了,身心俱疲;另一个是因为马上邻近考研了,感觉自己复习的还不够透彻,怕自己辛辛苦苦的复习了这么久,最后没能成功考上研究生
可是你要知道,考研5、6月份开始准备会吓退一批,7、8月份的暑假会热死一批人,暑假后会怀疑人生死掉一批,10月考研报名会淘汰一批人,11月因感觉自己复习不佳又放弃一大批,12月因缺考又会挂掉一批。所以,如果现在你就放弃了,那么你的对手肯定做梦都会笑。
焦虑是没用的,短期的、具体的小目标才是缓解我们考研最后这个阶段,因不确定性产生焦虑的最好方法。那么最后这段时间,我们怎么具体化的安排考研复习任务呢?
很简单!30天真得很长,约720小时,43000分钟。做好计划和复盘,按小时划分每天的时间,可以做很多很多事情。
最后一个月,我们先想想自己复习的现状是什么样的、大体上要考多少分、哪些地方比较好提分,找到提分的重点,按照:查缺补漏、重点提分、总分最大化的原则安排复习任务,并在晚上做个简单复盘,给自己一个肯定
比如,早上9:00-11:00,这2小时时间我们就用来背诵肖四的第一份试卷的大题,其他都不去想,我们只要能把这个短期小目标实现了,我们距离考研成功上岸就近了一步。
再比如下午2:00-4:00,这2小时时间就用于处理昨天做的数学真题的分析复盘,从头到尾进行分析,反思一下这些题目对的为什么对,错的为什么错,下次遇到怎么做,怎么样能又快又准的做对,而不是又分神去想上午的肖四还没背完,这2小时能把数学这份试卷分析透彻或分析一大部分就可以让我们距离成功上岸又进一步,上午肖四背的不好,等我把这份数学试卷分析复盘完再去处理。
最后这个阶段,我们一定一定要想明白,焦虑、着急是最无能的表现,而且无济于事,因为焦虑、着急这件事本身就在消耗我们的精力,但是却对考研上岸这件事没有多少帮助。
怎么办?
把我们全部精力聚焦在复习本身,减少无所谓的内耗,聚焦在当下的这1小时里,其他的事情等这一小时结束了再说。话说起来简单,怎么做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每周、每日列个计划,具体到每1-2小时大体上要做什么内容,然后告诉自己:这1小时内我就做这件事,其他事暂时放放,哪怕它也很重要,但等我把这件事做好再说。做好这1小时内的事情本身就是组成我们一战成硕额部分,很有意义,聚焦当下,聚焦复习本身。
我不知道你考研要考的学校是什么?我当时是从一所双非去考东南大学,所以压力从头到尾都很大,因为在确定目标时同学、朋友、父母都在劝我稍微把目标定低一些,但我还是在认真思考后冲了。
我当时告诉自己:既然决定冲了,就不怂,最坏的结果就是上不了岸,没有比这更坏的结果了。但是只要我按照我的预定计划按部就班的复习,把精力集中在学习本身,而不是内耗在去想其他乱七八糟的东西,我有很大很大的概率是可以一战成硕的,因为我觉得像我这么努力的人并不多,我已经踏踏实实、按部就班的复习了6个月了,我已经有能力解决90%的问题了,只要稳定发挥、保证会做的不错,问题就不大。所以,相信自己,高手不多!
考研越到后期比的越是谁能坚持,谁能心平气和、有规划的坚持,如果从头到尾都能坚持、坚持再坚持,其实我们就已经比90%的人强了。当别人都很慌的时候,我们能够不慌,能够心平气和的按部就班复习下去,本身就是一种胜利,本身就比别人强了。我当时就是这样一直在给自己暗示,你也可以尝试尝试。
相关高赞阅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6

帖子

1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
发表于 2025-4-23 15:2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是坐沙发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学问答网

GMT+8, 2025-7-21 02:49 , Processed in 0.12721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