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问答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4|回复: 6

怎样很好地度过高中生活?

[复制链接]

4

主题

14

帖子

2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8
发表于 2022-12-31 18: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写在前面的话:
1.本人现在是大一学生,在有过许多感触,主要出于自己的高中生活的确很具代表性,可能很符合许多高中生的实际问题,所以很想写点自己的感受和建议。我在我们省刚好是最后一届文理分科的高考生,所以如果你出于已高考改革的省份那么有一些学习方面的东西需要你自己甄别取舍,但基本的方法其实都差不多哦,也不用太担心。(全文的高潮部分和一点点“干货”都在在高三)
2.本文主题:应该怎样较好地度过高中,主要从学习和生活两个角度分析,我也很明白高中生可能更关注学习部分,这里要说明,学习部分很多会是我的经验和教训,也可能有干货(毕竟高三的我也是一直这样去找各种学习方法和鸡汤的呀哈哈)但是事实上应该也对于你们很有意义,如果只是为了找具体的学习方法那你就要慢慢翻到高三部分了,毕竟我这篇文章并不是专门讲学习的。(当然如果你想要更多信息我也可以更新的)
3.需要声明的是我这是第一次在知乎上写文章,可能有一些没注意的问题或者一些错误,敬请指正,谢谢啦。
<hr/>正文部分:
重新回忆起高中生活,仍有许多感慨,当然这些主要在最后说,以下就按高一高二高三的顺序来分了。
1.高一:刚进高中的你应该是很期待和激动的吧(=^▽^=),军训绝对是痛并快乐着的吧(快乐应该有吧?)这个时候你回结交许多新的同学,一直只与自己那些老朋友玩是不对的哦,高中其实已经是一种“社交”的开始了,而且是一种很单纯的交往,在此我真的建议要在高一学会和同学好好相处,因为我自己就是在刚进高一时有些“锋芒毕露”,也就是想到什么说什么,不能容忍那些自己认为很过分的做法,所以曾经和班里的部分同学起了冲突,而后因为分班后基本在没有见过而没能“一笑泯恩仇”,这也是我的一大遗憾吧。所以说高中与初中有一些相对更“前卫”或者说与你的思想不想符合的人,这个时候你要明白,你的想法并不总是对的,很多东西需要去被包容,你怎么知道是否会有一天你也需要被别人包容呢?总之,高一你要学会和同学正常交往,这也是一门新的“课程”。说到这里,我想要提一下,我本人是一个十分内向的人,这一点在后面再细讲,所以我在班里基本只和少数几个人玩的比较好,如果你也是一个很内向的人,那么高一对你来说就是一个很重要的社交锻炼时期,绝对不要一直一个人!!!你要相信你有一天也能自信地展示自己!
   对于高一的学习的话,我不能妄加评论,因为首先我是在高一上学期学习了所有科目然后在下学期分科考试后再选择文科的,所以我们学校的学习模式可能与你们不同,其次我的高一成绩真的很差╮(‵▽′)╭。但是还是有一些建议给到你们。
A.要学习所有科目但后面会分科(我就是这样)这种情况的话你肯定要提前考虑选择的科目,但也要学好其他的科目(你应该有这样的想法吧ಠ~ಠ )这里建议高一可以买《同学教材》(没有广告费哈哈),这本书我是买了所有理科科目的,因为这本教辅书确实很偏重基础,我是那种理科很差的学生,但就凭着把这本书吃透(也不用很夸张)在相对简单的理科考试里还是取得了可观的成绩,真的好好学习这本教辅还是有蛮大益处的,至于其他科目(自己选择的本科目和语数外)要不要选择就看你们自己了。
B.高考改革后。这部分我不是很了解,但是选科无非是在那几科里选,所以差别不大,但是你们要更注意科目的选择搭配,一般选择物理的专业宽度更大(很多高校的好专业都要求你选择了物理科目),然后其他科目的选择你要多考虑对以后专业选择的影响以及自己的喜好和能力。
  高一你们都是住宿还是紧挨着陪读呢?这个的话我更推荐你们在校住宿,主要是为了锻炼你们的独立能力,这一点真的很重要,现在我身边很多同学(没错就是大学生)甚至都不会洗衣和一些基本的东西,但这也要看你们自己,如果认为有必要的最好住宿。我自己是在高一时期住宿,这期间确实学会了不少(不致生活不能自理╰(*´︶`*)╯),而且那个时候我还没有手机,所以高一上学期真的是除了玩闹就是学习,真正心无杂念甚至有过一段时间晚上学习到深夜1点早上5点半起来的经历,这听起来也没什么大不了,但是在相对轻松而且没什么要求的高一能做到像高三一样我真的很佩服我自己,反而是在高三我很难做到这样的一心只扑学习,而也正是这样的无心插柳让我莫名其妙就考到了我们学校的文科实验班(反正我接到通知时真的很莫名奇妙)。我想要说的是,如果你的学校也有实验班这种东西(一般都有吧),真心建议考到那里去,真的这里面和外面是两个世界,主要是班级氛围和老师实力问题,进了那个班一年后我对自己的要求也完全变了一个档次。然后我还想说的一点是,环境真的很重要,在我高一那个寝室,我为什么能够这样学习?——我们那个八人寝有一半愿意这样做,所以有一群能够一起努力,相互督促的人真的很有益。
最后,对于高一我想说的是,社交很重要;还有学习与“生活”真的真的不冲突,因为高一真的相对轻松,我说的生活不是指无顾忌地玩,而是既包括与死党的快乐玩耍,又有担任各种干部、参加各种活动的经历。你们肯定不会重视后面这些,事实上我也是根本没有过后者的经历,因为内向,或者说不自信,但现在回忆起来都是后悔,所以在大学开始参加各种部门来弥补。这些经历不光是你人生中难忘的回忆,更是对自己各方面能力的锻炼,到这里我已经多次提过要在高一“锻炼”自己,因为确实有很多人像我一样,当需要在很多人面前演讲时怂得一批,在需要展示自己的阅历和工作经验时……(一片空白),更重要的是,到了大学你就会明白,这些能力才是社会所重视和需要的。
我之前以为右上角那个箭头→只是保存草稿,没想到直接发出来了(。•́︿•̀。)实在不好意思,已经有十几个人看了但是没有更完,在此深感抱歉Σ( ° △ °|||)︴
<hr/>11.3更新
接高一:高一的文理科学习相对基础,我对于文科科目的建议是按部就班。就是说上课跟着老师来(前提老师不能太水),课后做学校发的练习检验,同时偏重于对基础知识的背记(这里推荐买那种小本的绿卡图书用零碎时间背),这些就够了,因为高一考试相对简单和基础。然后就是要选文科的同学高一一定定要重视数学呀!!!我就是高一吃了数学的亏,高二越发跟不上,好在高三的时候我发动“洪荒之力”去学数学才最终考的基满意,这一点后面再谈,但是对于文科同学来说,数学好真的很能抢占先机。
理科的话重在理解基础知识和练习,简单说就是要“钻”(刚刚推荐的《同学教材》这本书比较适用),把每一个知识点理解透彻。
总而言之,高一的焦点就是社交(说的有点大,就是处理好与身边人的关系)和选科,选科这一点尤其要重视,这关系到自己以后的专业学习。
<hr/>高二:这个时候你们应该都发现了一个显著的变化,作业变多了,练习变难了,课程有一些跟不上了、吃力了。首先不要太慌,这是很正常的,因为分科后(有一些学校比如我的学校是在高一下学期就分科了)的学习就要开始深入了,这一段是什么?高考一轮复习的前一轮学习,听着挺远的是吧哈哈╮(‵▽′)╭,但是从这一段开始学习就变的真正深入了,高中学习的魅(ku)力(nan)开始在你眼前展现。尽管如此,很多人还是很轻松,因为高二在很多人心中是个尴尬的位置,不需要很努力,也不是很容易,所以很多人就“浑浑噩噩”地度过了高二,但我这么说并非指这些人没有学习,而是说他们还是向高一的学习一样,没有方向,比较迷茫。所以他们能够跟着老师完成每天的任务,但始终没有自己的计划和目标。我想说,高考的准备大约就在高二就开始了,为什么这么说呢,我高三的时候发现,我周围很多人在高二就刷完了两次高考真题,完成了许多教辅练习书,而我那时才发现,我的高二莫不是个假的? (▼ヘ▼#)并不是说一定要做多少题,而是说在高二的时候你就要开始思考,你要考什么学校?分数段大概是多少?平均每科多少分?在这些科目上要做那些努力?还有多少知识空白?像我一样的许多人在高三才开始考虑这些,确实就浪费了大好光阴。
总之呢,高二就要开始为自己的目标制定计划,在已学的模块进行强化练习,也是为一轮复习减轻压力,怎么做练习、做那些等等问题我在高三部分具体说一下,由于对高二实在是感到没什么很多印象,而且有一些模块我要单独放在后面讲,所以高二部分的确比较水ಠ~ಠ ,还请各位见谅✧*。 (ˊωˋ*) ✧*。(如果后续有需要补充的可以跟我说,我再行补充)
<hr/>首先要说的是高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主要原因是我在高三碰到了很多很多问题,也想过各种解决办法,所以确实有很多可行的经验和教训分享给大家,考虑到你们的实际问题,高三部分我先集中讲学习的问题,也会分科目(当然不包括理科)讲一下,但里面的一些经验也是对理科同学有用的,这一部分真的有我的很多经验,希望大家可以认真看完吧。(今晚继续更新)
<hr/>高三:高三又是一个截然不同的时期,在其他同学和老师的渲染下,当你走进高三时你自己就已经意识到了高三将是一段极其艰难的学习时期,事实也是如此。
先说学习。心里开始感到焦急的你会发现很多问题:偏科严重、练习做不完、晚上熬夜白天想睡、不知如何规划自己的时间,等等。下面我先就一些普遍的问题给出建议,然后再分科目(不包括理化生)提出我的一些方法。
第一,放在最前面的就是最重要的——必须要有一个计划本。如果你已经有了并且自认为做的比较好就可以跳过了。计划本是什么?有什么用?你肯定也听说过计划本的重要性,做计划实际上就是明确自己的目标,把目标先细化成阶段任务,最后把任务分摊到每一天的各个时间段中的过程。要目标,就是给你努力的压力,或者说动力,这个目标最好是一个具体的大学或者分数,我就是因为目标不明确而在后期没有足够的动力,现在写来,的确字字扎心,希望你们不要再过于迷茫,因为高三已经到了一个做选择的阶段了。定好了目标,最忌讳好高骛远,而要把自己在高三的各个时期的任务划分好,比如这一个月要重点练习导数问题,这一个星期要着重练习导数里的函数不等式证明问题,至于各个大阶段怎么划分任务我等下在后面的各轮复习中解释。最后就是分摊到每一天的计划,这才是最核心和最实际的问题,因为阶段目标都是理想,“今天”才是现实,做好每日计划需要自己估算好每一天的空闲时间,根据课表尤其是自习课进行具体划分,还要注意每天晚自习都有哪些老师坐班可以去集中问问题。要求计划做的很细,有每天都固定的学习时段,也要有每天自己根据实际要求调整的计划,还要考虑安排“机动”时间,因为你永远想不到哪一节晚自习会不会有老师找你有事或者其他事情打断你的计划,以下给出我在高三某一段时期的大致时间安排表(当时在校外外面租房住的):
5:30 起床 5:36–5:50上一天英语单词复习(视实际情况在语文和英语间调整)
5:51–6:13继续完成上一天作业(若已完成调整为文综大题练习)
6:25前到校,准备晨跑
晨跑开始前读英语或语文
6:40——7:25 早读,语文英语和文综记背灵活安排
7:25——7:40 早餐
7:40——7:58 语文小题练习
上午前三节课的课余10分钟:数学错题复习(大课间25分钟做数学小题)
中午午餐前:语文或英语记背
12:10——12:55 午休
13:00——13:55 数学专题练习
下午前三节课课余10分钟:英语阅读和改错练习
(若有自习课):完成作业
17:40——18:05 晚餐
18:10——18:45:完成作业
18:45——19:00英语或语文默写
三到四节晚自习 固定第一节用来训练文综套题,然后完成作业,多余时间灵活安排。
22:40——23:50 数学错题登记,练习,每日计划评估
上面就是我某一段时期的具体时间安排了,只是做个参考,因为没有办法把每一段时间节点的任务都具体写出来,每一天的任务应该都不是固定的,不是吗?需要补充的是,你要把每一个可能性事件都考虑进来,比如哪一节课余10分钟想睡觉,哪一节课余要去买笔芯什么的,然后一定要在每一天睡前审核一下自己的任务完成情况,如果每天都能100%完成就要想:是不是还能添加任务?反之每一天都离目标相去甚远就要考虑降低要求,要保证每天都有收获。
总之,计划本的最大目的就是让自己的时间安排紧凑、井井有条而不致迷惘,而且每一天完成作业审核达到目的时真的很有成就感啊!ヾ(^▽^*)))
第二,偏科问题。这样的同学应该不少吧,我在高三也是很慌,我那时数学和地理很差,尤其是数学,150分总是在及格线90分徘徊(如果有更低的同学也不要怕,办法都是想通的),不过事实证明高三是有办法扭转偏科问题的,我既有成功经验(数学),也有仍让我遗憾的教训(语文和地理),在这里不重点讲学科学习(后面讲),主要讲怎么正确对待偏科。
偏科的主要原因一般是不喜欢这个科目或者感觉这个科目不适合自己,导致花的时间少或者花了大量时间还是感觉“学不通”,到了高三开始担心成绩了才买来各种教辅资料,网上到处问学习方法,但就是学不到“里面”去。那么问题来了,怎么“正确”解决好偏科?
1.多花时间在这一科上面,这肯定是必要的。但要做的并不是盲目去刷题或者背书,首先应该找到自己在这一科上面的主要问题:是某一些模块的知识不懂(常见于综合)?还是整个科目的课程完全处于一脸蒙圈状态(常见于英语)?是上课能懂但做题不会(常见于数学)?还是完全跟不上老师的思路?你必须先找到自己的大方向问题,就比如你要在海上找到一座灯塔,正确的方法不是靠直觉往那边冲,而是计算好航线和路途上可能出现的暗礁等风险,以最稳妥便利的方法到达。由于在这一科你的分数比较低,你的学习方法或者说思路基本是不在“线上”的,这个时候就要靠主动学习,最好去找科任老师去反馈自己的情况询问老师自己的努力方向,教辅练习有必要买但不要多,精做一两本就足够了,而且要时时在练习后对应知识点去掌握好每一个点,然后试着去把这些知识点(同一模块内的)形成一个体系,如数学就是要把各个不同考点的典题集合起来对应某一种解题方法和思路,步骤就是:做题——理解考点——同类题目聚合——一类题的思路——总结(笔记本)——试用这个思路去找这种类别的题目并解决——掌握此思路。这也是开始的第一步——自行探索,在这种做题和总结的过程中理解这个学科的学习方法(专业话叫做“学科素养”?)第二步——解开疑惑(打通关节)。这一步也是在弱势科目中遇到的最大问题,还是以数学为例,在老师讲解一道题的过程中,每一步你都能听懂,但是自己做类似的题却不会,主要是因为你不明白每一步怎么来的,为什么要有这一步。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理清楚所有步骤。如一道不懂数学题,在老师讲解后记下所有步骤,先去问同学或老师,这一步怎么来的,多问,力求彻底搞清楚,然后隔一段时间后,在试着重新写出这道题的推理过程,当你能完整地讲出这一道题的思路时就差不多了(可以试着向其他不会的同学讲解这一道题)。第三步,由厚至薄。这一步是大量积累、基本进入学科学习状态的一步,基本步骤:大量练题——不会的题目的搜题——错题集(集中体现于数学);薄弱知识点在网上或其他教辅上搜索该知识点进行巩固——笔记本的知识体系(集中体现于地理、数学)  ——形成学科素养。
为什么需要这么繁杂的过程?主要在于薄弱科目有大量的盲点问题,尤其需要自己的一个探索过程,事实上在这个过程中是有可能形成对于这个科目的兴趣的(如果可以最好,毕竟“兴趣时最好的老师”,没有的话也没关系,比如我就没有“爱上”数学),但探索和自主就是上手一门学科的必要条件,这个过程也会有满满的成就感。加油^0^~
<hr/>本以为这篇文章能一天就写完,现在看来还是太天真了(╥﹏╥),明天继续更新,尽量这几天更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

帖子

1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1
发表于 2022-12-31 18: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哇哦,太谢谢你,我还想问你其他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

帖子

1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4
发表于 2022-12-31 18: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哇哦,太谢谢你,我还想问你其他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

帖子

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
发表于 2022-12-31 18: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女孩子,我现在是一个高一的学生,挺迷茫的,又内向自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

帖子

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
发表于 2022-12-31 18: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66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

帖子

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
发表于 2022-12-31 18: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答主写的很好哇,怎么不更新后面的了?[好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2

帖子

2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1
发表于 2025-7-3 22:34:41 | 显示全部楼层
锄禾日当午,发帖真辛苦。谁知坛中餐,帖帖皆辛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学问答网

GMT+8, 2025-7-20 18:38 , Processed in 0.11488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