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说到EPQ,那就介绍一下你的研究课题吧! A 我的EPQ课题是The probability of winning the first place in the game Bobing calculated with Bayesian inference(用贝叶斯定理推算在博饼游戏中获得第一名的概率)。 Q 为什么会想到将博饼作为课题? A人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其实学术研究更是如此。一开始我对EPQ并没有什么头绪,直到那段时间正好赶上中秋节,我看到参加的几个桥牌论坛中有人分享与赌博概率相关的文章,随后我便将目光放在博饼这一传统游戏和概率学上。
Q 这个课题在学术上或生活里有什么应用意义? A 在现有的应用中,“贝叶斯概率”其实更多的是实践在判案分析案情准确性,或者医疗测试的准确性。但其实贝叶斯思想是可以遍布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的——用事实对我们的预判进行修正。
例如作为闽南人,博饼是每年中秋大家都很热衷的游戏。博饼规则我们知道,想要拿到状元的奖品不仅需要保证自己博到状元,还要确保自己的状元是全场最大的。如果没有实际博饼我们如何能知道在自己这一把之前有没有人博过状元?如果有的话点数是多大呢?
这样看来就像在黑盒子里摸小球,我们并不知道里面有几颗什么颜色的小球。但随着其他玩家掷出骰子,可能性函数开始发生变化,我们的预估值也开始被修正——不知不觉,我们都走上了寻找博得头奖概率的路上。
Q 除了拿到爱德思认证的A*,学习EPQ还有哪些收获? A 在过去,我常常觉得只是在学习书本上别人总结验证的经验,做实验也只是像机器人一样输入程序完成指令,很难有参与感以及更多的创新和发现,于是对学科的热枕也没有多高。
但是这次通过从我们闽南的习俗文化里找到灵感,再结合概率学做课题研究,为收集数据做筹备活动......我觉得最大的收获是我意识到,在求学生涯中,我的想法不再只是停留在设想,而是可以成为现实的!
Q 做课题研究的过程有什么体会呢? A 体会还蛮多的!从“贝叶斯理论”来说,它的中心思想是通过实施对预估进行修正。我们可以知道,预估的值越准确,后续修正需要做的功越少;收集到的资料越多,预估值就将被修正的更加准确。 这甚至也可以映射到生活中的某种个人品质——不要在没有事实论据的基础上妄下定论,也要避免人云亦云。就像塔勒布所说的:“数学不仅仅是计算,而是一种思考方式”。科学的终点终将与哲学有交集,那也是我最渴望去探索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