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问答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8|回复: 20

为什么我会感觉中国大学教材很烂?

[复制链接]

2

主题

10

帖子

1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6
发表于 2023-3-1 17:25: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什么我感觉中国大学教材写得我根本看不进去。有时候遇到一个问题想要查一查,去图书馆找别的教材发现几乎所有的教材都有着同样的编写思路,陈述同样的事情,遇到讲不清的地方同样略过,甚至用近乎同样的插图。唯一不同就是封面会写着「XX 大学出版社」。
我也不知道读着外国教材什么感觉。总听别人说外国人写的书可以跟着明确思路走。中国人编的教材是跟着一条条名词解释自己纠结去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0

帖子

1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8
发表于 2023-3-1 17:25: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会的时候
外国教材:来来来,我跟你说,先这样,再这样,然后这样,em......打个比方吧,就像......,懂了吗?没懂再翻一翻前面的看看,这里还有文献,你仔细翻翻看。
中国教材:sb,这都不会,上nm的大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4

帖子

2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8
发表于 2023-3-1 17:26: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仅仅是你觉得,实际上是绝大部分人都觉得
好的东西永远是好的,不好的东西遗臭万年,永远不好
中国大学的教材,很多都是挂了个教授的名字,名义上是这个教授编的,实际上是他的研究生编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实际上就是由于导师一般年龄都很大,且忙于事务性工作,很少有导师真有时间能编教材的
而且编教材这种事,吃力不讨好,除了评职称,也没什么大用,花费的时间又多,导师当然不会干这种事,最好的办法当然是交给自己的研究生,省事省力,除了坑了一批又一批的大学生以外,确实没啥缺点了
我大学时,真的是想狠狠的吐槽,甚至是咒骂,国内的大学理科、工科的教材
由于知乎限制的原因,我不能用太过激的言语,但还是要用四个字——误人子弟


想要吐槽的不仅仅只是这4本微积分的教材,而是整个国内的理工科大学教材,尤其是物理学的教材



国内这些物理教材,编的比微积分的教材更垃圾

前两天还有人问,中科大这两本物理教材编的怎么样?


我把所写的答案附在这儿,大家可以看看
中科大物理系那套蓝皮书怎么样?为什么我要这样吐槽国内的理工科大学教材呢?
那是因为我真的认为,我们科研水平上不去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和我们的大学教育有关系不管你认不认同,大学本科教育都是每一个将来要做科研的人,最最关键的阶段。
众所周知,大学主要靠自学,教材当然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国内理工科的大学教材,是完全不适合自学的
这一点如果不认同的,可以在留言区尽情的喷我,但即使你把我喷死,我也要坚持我的这个观点
目前来讲,国内的高中教材,编的还算是比较良心,也可能是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改版,现在的高中教材编的质量已经比我们高中的时候,有了大幅提升,非常适合自学



我书柜里常备的,现在人教版的高中教材,内容通俗易懂,老少皆宜

真的看了太多欧美的优秀理工科教材,比如下面这些


上面这些微积分教材,随便挑一个出来都可以吊打国内的教材
还有两本很经典的小册子


如果你在大学,天天逃课,从来没有学过微积分,考试之前希望临阵磨枪,那这两本书简直是最适合你不过了
基本上你只需要用大半天的时间,就能看个大概明白,再花上两到三天时间,好好做做习题,基本上就能及格
然而国内是找不出这样简单易懂,老少皆宜的教材的,至少是我没见过
我认为国内大部分教材的突出缺点,是以下三点
1.该详细的地方不详细,该讲明白的地方,怎么都讲不明白,只重视结果,不重视过程
2.编书的老师好像普遍没有学过逻辑学,思路都是混乱的,先讲什么,后讲什么,从什么前提,得出什么推论,这些都没有认真思考
3.感觉编书的老师并不了解他的读者,也并不在乎他的读者,好像这本书写出来根本就没打算让人看,至少是没打算让人看懂
对于读者的数学基础是怎样的,也是完全不在意,比如微积分这样的基础学科,先讲什么,后讲什么,哪些步骤是不能省的,这些都没有认真思考过
举个例子,下面是国内国外教材讲牛莱公式,诸君可以对比



国内某教材介绍牛顿莱布尼兹公式的内容

普林斯顿大学微积分介绍牛顿莱布尼茨公式的内容






明显可以看出,普林斯顿这套大学教材不厌其烦,每一个细节认真给学生讲解,一点都不着急,也不落下细节内容
反观国内教材,生怕被人看懂了,能减则减,三步并作两步,两步并作一步,搞得人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
写在最后的一些话
1.这个答案能够引起大家这么高的共鸣,这是我写这个答案的时候,没有想到的
其实国内也有一些好的教材,也不是完全一无是处,但关键是太少,知乎上的大牛还是不少,有些大牛写的书就很值得一读,比如有个人叫  ,长尾君的书就写的很好
2.评论区里面有很多人说中国的教材是由于以前学习苏联,才导致这样
其实这也太糟蹋苏联了,如果你看过苏联的一些教科书,你会觉得人家编的也不差的,我觉得咱的问题,主要还是咱自己的历史原因
在中国古代社会,统治阶级首先是垄断知识,连字都不想让老百姓看懂,更何况一些高深的知识
有用的、好理解的知识,一定是要把它搞得很艰深,要加上各种术语,把一般老百姓隔绝在外面,让所有人望而却步,束之高阁
国内在60~70年代的时候,为了提高工农兵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素质,在毛主席的要求下,出过一大批通俗易懂的科普教材和读物
他当时要求:“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劳动人民要知识化,知识分子要劳动化
在这一指导方针下,那个年代普遍的知识类的文献都写的比较通俗易懂



比如这本网上流传的三大神书之一《赤脚医生手册》

有的书甚至就是为毛主席写的,比如李四光的地质学等等



李四光先生都已经过世几十年了,但我们确实还没有出现一个能够取代他的人

进入80年代以后就不行了,这一类通俗易懂的书就很少很少了
目前来讲,这样的局面正在慢慢改变,从长远来看,我还是持乐观态度
3.其实在看大学理科教材的过程中,我还有一个特别大的体会是,国外的教材非常注重思想上慢慢的渗透和改变



以这本书讲解的数学为例,书讲的完全是和数学看起来没有那么密切的内容,但会让你对数学产生极其浓厚的兴趣

在给你认真讲一个正式的内容之前,一定会讲一大堆看起来没用的东西,但是这些看起来没用的内容,往往都是能够帮助你,深入理解内在本质的东西
我们经常感慨于近代的物理化学,乃至天文地理的定理和公式,罕见中国人的名字
其实究其本质,是我们太注重结果,而不注重过程,过程实际上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4.我们经常讲中国的基础教育很强,大学教育为什么不强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内容
下面这本书,我认为写的相当有价值,认真比较了中美教育间的差距,推荐一读



这本书在微信读书上可以免费阅读

5.下面这两本书,和数学的关系看起来不是那么大,但我相信你看完这两本书之后,一定会对数学产生深深的兴趣
这两册书在微信读书上都有,都可以免费阅读,十分推荐大家去看一看



这本书我是一口气一夜读完的,让我从根本上理解了微积分的思想



这本书可以说是神作了

之所以推荐这些数学的教材给大家看,是由于我们学理工科的,一定都是要学习微积分的,只是学习的深浅不同,与物理、天文相关的专业,基本上都是对数学要求很高的,与地质等相关的专业,就要差一些
但不管怎么说,数学都是打开自然科学的钥匙,费曼说,微积分是上帝的语言
我觉得这个话是完全正确的
6.关于线性代数,我补充一些内容



从评论区的内容来看,大家好像都不太喜欢这本书

我推荐大家看一看Girbert Strang的这本书


这本书写的质量是比较高的
B站上也有一些微积分和线性代数的视频,大家可以看看
线性代数的本质3blue1brown出品的内容值得一看
微积分的本质希望以上我所说的内容,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

帖子

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
发表于 2023-3-1 17:26: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书的目录编排基本上是这样的:
《高等厨艺:方法与运用》
章节一:番茄
1 植物物种起源概述
2 白垩纪时期的番茄化石
3 番茄的变种
4 番茄培育的气候条件
5 土壤条件
6 地域与生长周期的关系
7 营养素的使用
8 番茄与西红柿的区分
9 亚洲番茄与欧洲番茄之优劣对比
10 简单番茄烹饪
章节二:鸡蛋
1 恐龙统治地球的历史概述
2 鸡的物种演化
3 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4 家鸡驯化史
5 家鸡的智商测定实验
6 其他卵生动物
7 为什么公鸡不能下蛋
8 肛门大小与鸡蛋质量的关系
9 鸡蛋的运输与长期存储
10 简单鸡蛋烹饪

期末考试试卷是这样的:
1 油温几成热时下鸡蛋?
2 为什么盐可以促进西红柿出水?
3 西红柿需要去皮吗?
4 请简述西红柿炒鸡蛋的过程
5 证明:做西红柿炒鸡蛋时可以使用双黄蛋。
6 做西红柿炒鸡蛋时需要使用白酒祛腥吗?如需要,请论证过程,如不需要,请说明原因。
附加题:
1 很多地区的厨师在做西红柿炒鸡蛋时会放葱花,请论证葱花使菜味口感变丰富的原理。
2 已测定油温120度,番茄水含量56%,鸡蛋6.5成熟,记此时刻为t0。设放葱花的时间为t1,求t1(单位秒,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3 求河北广平大葱和山东章丘大葱在普通西红柿炒鸡蛋烹饪行为中的放置量与放置时间。(此问答对加分,答错不扣分)

当你工作后,
你的老板:
“唉!现在的年轻人真是一代不如一代!连个西红柿炒鸡蛋都不会做,我招聘你来有什么用。”
经理:
“嗨,扩招后,现在的大学生都不学无术,天天在宿舍打游戏睡大觉,跟咱们当年没法比!”
你:
“啊?做西红柿炒鸡蛋之前,要先点灶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

帖子

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
发表于 2023-3-1 17:26:46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上大学的时候学到心电图,学校发了两本教材,一本是统编的,继承国内教科书一贯的晦涩难懂,此处略过不提。还有一本是自编的,这本才是真牛逼,要不是年代久远丢了,真想贴上来给诸位知友开开眼界:
这本教材的名字好像叫《心电图教学图谱》。打开一看,真是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图谱,除了各类心电图的图像和诊断,其余一无所有……
一无所有……
更可怕的是这本书的教学方法。授课老师走进教室,把《图谱》往桌上一摊,自己拉了把椅子坐下,说:“大家自己看,有问题问我”。
现在想来这种授课模式太超前了,根本不是来教学生,分明是用于训练人工智能的!那本教学图谱是训练集,把一张张图片直接喂给学生进行机器学习……
我上学那个年代连iPhone都还没有出现,不像现在可以很容易的找各种教辅资料。讲真的,要不是有同学搞来几个不错的教学PPT,就学校发的那两本破书,我怕是到现在还看不懂心电图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7

帖子

1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
发表于 2023-3-1 17:27:30 | 显示全部楼层
之前有一个暴论:
国内文科教材基本就是名词解释大辞典。
国内理科教材基本就是考试练习例题集。

<hr/>感谢大家捧场,居然破了千赞了。
评论中对名词解释大辞典都没有什么意见,不过对考试练习例题集意见有不同的看法。
这里我并不是指理科教材例题多,而是说它的章节论述就像是把应用题和考试例题堆彻在那里。一般的形式,就是公理一, 例题一,例题二,公理二,例题一,例题二。
你看完完全不知道为什么要把这里的公理一和公理二放在这里,它们之间的联系,必要性,缺了什么,和其他知识点的联系通通没有。读这本书就像拿着一本应用题集在刷题。
唔,可能对于聪明的同学而言,题你是会做了。可是这门课到底在讲什么,它的来龙去脉和现实的联系呢,读完这本书能举一反三进行应用么,怕是有点难。
以上两者统一的编写方法,就是堆彻。而堆彻的原因呢,作者自己要么没有时间好好写,要么自己也没有消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3-3-1 17:28:03 | 显示全部楼层
谁写的数字信号儿处理这书,绿不拉几的,看一眼。
哎就这书编的,一道例题都没有,全是字儿,全是话儿,你不给例题我知道题怎么做啊。那考试又不是考默写,你要是考默写我都给你背下来,那做题,好歹给个例题啊。
泸~溪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9

帖子

1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9
发表于 2023-3-1 17:2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求各位了。拜托我捞捞某教材之前先看一眼文章,评论区大佬给的建议我都写在文章最后了。
整理这些教材的本意是希望更多的人能用到好的教材,在学业上更进一步,所以欢迎一切大佬提建议,好教材推荐,坏教材排雷都可以呀。希望大家都学业有成成成成成成。


你觉得是真的。
当初一直没觉得中国本土教材咋样,没有横向对比。以为单纯自己脑瓜子不好使看不懂教材。
直到我学经济学用了曼昆的教材。
谁懂啊,考试周前一周突击完微观➕宏观教材,仔仔细细看完了,把里面的选择题都做了,一章挑几个大题做一做
期末80+。没看任何网课也没做任何资料……
曼昆真就把饼掰成渣渣还要泡奶给你顺下去,生怕你噎到。
国内某些教材:一张饼都吃不下去?废物。


变成捞捞专题了
大家别光顾着捞捞,也留点建议给后来的小伙伴吧救命。光捞没人往里放啊,鱼都捞干净了拎上来全是我们选专业学不明白流下的眼泪
好的,现在是捞捞环节
帮评论区的好兄弟捞一捞靠谱的
法学书(√已捞到)
还有中医学(大佬评论:中医学的内外妇儿没有好的教材,建议自己找方子的原著看不管教材)
(评论区很多大佬都说中医学没啥靠谱的教材,如果捞到的话我会踢大家的)
还有化学专业(√有机化学已捞到
                     无机化学已捞到)
还有设计专业
还有西方文论史
还有广播电视学
还有线代(√已捞到)
还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已捞到)
还有微积分(√已捞到)
还有计算机(√C++已捞到)
还有会计(√已捞到)
还有物理(√已捞到,评论区的大佬分享了他整理的物理书籍的链接,已征求同意了,我放上来啦~)
还有管理学
还有大学力学(√流体力学)
还有公共关系学(评论区排雷胡百精)
还有农林类专业
还有生物医学(生物化学√已捞到)
还有市场营销
还有信号与系统
还有英语
还有环境工程
还有汉语言文学(√已捞到)
还有桥梁工程
还有国际政治
还有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
还有计算机组成原理加操作系统
还有口腔医学
还有新闻专业
还有新媒体专业
还有历史
还有国际政治
还有纺织材料
还有交传
还有文学理论
还有政治学
还有国际政治学
还有文化产业管理
还有生态学
夹带私货,大家有没有好的运筹学教材或者网课推荐啊,孩子真听不懂了55555555
(捞到运筹学啦!)


谢。我感觉我在报专业名(?)


补充一下。汇总一下评论区哈,给建议的我都搞热评方便你们捞了
经济学(宏观/微观):曼昆,高鸿业
        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
        平狄克的微观经济学
                 马工程哒咩!让它滚。
法学:张明楷,高铭暄、马克昌,一个三阶层一个四要件
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博登海默),《现代西方法理学》(沈宗灵)
宪法学《宪法学导论》(张千帆)
知识产权法《知识产权法教程》(王迁)
民法学《民法总论》(朱庆育)(可能得先有点基础)
刑法学《刑法学》(张明楷)(也得有点基础或多读)
法学教材补充一些:
民法总论可以再加一本杨代雄《民法总论》(面向新手的)
债法推荐韩世远《合同法学》
物权法推荐刘家安《物权法论》
侵权法推荐程啸《侵权责任法教程
另外,民事法教科书还可参考微信公众号“法学李想”的推荐书单《民事法教科书推荐 · 初阶版》《民事法教科书推荐 · 中阶版》,包括民法、商法、民诉方面
计量经济学:伍德里奇
会计学:《会计学:企业决策的基础》
        会计学原理,绿皮书是英文版,还有中译版。
(大佬评论:经济学相关书籍推荐看美国那边的,比较通俗易懂)
有机化学:汪小兰版
无机化学:inorganic chemistry
数分实变:周民强
统计学:陶哲轩,rudin的实变(实分析)
高等代数:丘维声,姚慕生,蓝以中
概率论:陈希孺,《概率导论》MIT
C++:C++ Primer
微积分:james stewart 所写的《calculus》
        布里格斯写的微积分(英文版第二版)
(大佬评论:数学的教材,前苏联的教材和习题都很不错,比如经典的吉米多维奇,)
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学与生活》
汉语言文学:黄廖《现代汉语》
周小兵《对外汉语教学入门》第三版,蓝白色封面的
健身:《施瓦辛格健身指南》
艺术:《认识电影》
生物化学:南京大学杨荣武老师的生物化学和配套教材(B站有全部网课)
博弈论:《妙趣横生博弈论》
流体力学:《我所理解的流体力学》王洪伟 国防工业出版社
有机化学:Clayden Organic Chemistry,永远滴神,或者经典邢大本
生物化学:经典Lehninger 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或者王镜岩奶奶的《生物化学》上下部大砖头,或者杨荣武老师的《生物化学原理》
细胞生物学:经典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或者Essential Cell Biology,一定要中文教材的话就经典翟中和院士的《细胞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Lewins Gene系列,但是太厚了,中文教材可以看杨荣武教授的《分子生物学》或者郑用链老师的《基础分子生物学》
免疫学:Janeway's Immunobiology,神中神,中文教材周光炎教授的《免疫学原理》
肿瘤:The Biology of Cancer,或者作者和另外一名大佬Hanahan教授十年磨一剑的Hallmarks of Cancer,已经发到第三篇the Next Generation了,可以直接从第二篇New Dimensions开始看
物理:https://zhuanlan.zhihu.com/p/487068230
(评论区大佬分享的物理书籍!)
模拟电子技术:https://www.zhihu.com/answer/2695385610

网课
线性代数:MIT (b站)宋浩(b站)山东大学秦静(Mooc)的国家精品课
微积分:宋浩
概论统计:宋浩,MIT
运筹学:黄丽娟,高斯
物化:朱文涛(b站)大佬评价:用的不是南京教材的书,但我感觉他讲起来的时候你仿佛能看见思维导图
大佬的补充


中医学的内外妇儿没有好的教材,建议自己找方子的原著看不管教材
好吧。宋浩是我夹带的私货。因为他讲的真的好好55。我承认了我上的b站大学。
欢迎各位大佬补充。


唉最近不知道为啥有点社交疲倦,不愿意打开知乎微博qq之类的看消息,可能捞的比较晚,大家见谅。


感谢一切大佬的补充!!贴贴贴贴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6

帖子

1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1
发表于 2023-3-1 17:2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拿计算机系来说,用的教材是鼎鼎大名的谭浩强写的C语言教程。
这是谭教授教材的页数


这是网上整理出来的谭浩强C语言教程中错误点的页数


一个纠错本比原书厚两倍的教材,就这样堂而皇之在大学用了多年,类似的还有严蔚敏的数据结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6

帖子

1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4
发表于 2023-3-1 17:29:0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好。
我倒是没看过大学教材…但是我看过一些别的,健身方面的书,那真是一言难尽。
比如,通过维持腹内压强,绷紧肌肉,来提升力量表现。
国内的常见描述:通过维持腹内压强可以有效提高力量表现,吸入空气以后,在绷紧核心的前提下,维持腹内压强,再缓缓推起重量。
说实话我还是个新手的时候我不太明白这个是什么意思。
泥腿子老外的描述:homie,你知道吗?易拉罐可乐摇过以后会变得超级硬,有时候小汽车都压不坏。
我现在想让你变成那罐可乐,杠铃自然压不坏你。吸入空气,想象自己是一罐摇了的可乐,超级紧绷超级硬。
你知道,有人踹你的屁股的时候,你屁股会缩紧。这就是我想要的效果,想象自己是一罐可乐的同时,想象有人要踹你的屁股和肚子。然后,推起重量试试!它一定变轻了。
说实话他的描述有点乱,但是我还是看明白了。而且实验以后,学会了这种发力方法。
包括做侧平举。
国内常见描述:肩膀孤立发力,匀速举起重量,与肩同高,注意要减少斜方肌参与。
新手读完,跟没读一样。
老外泥腿子描述:你坐在沙发上,伸手去够左边架子上的爆米花。但是这次你的肩膀发力比较多,终于够到了。
记住这种感觉,这就是侧平举发力的感受。现在我要你用哑铃代替爆米花,而且要两边一起做。
这个比较易懂。
再比如hiit,高强度间歇性训练。
大家都知道是高强度,加间歇。具体怎么一个强度,怎么一个间歇呢?
国内常见描述:一定要保持较高的强度,运动一定的时间,来让身体过度消耗氧气,但是强度要适当。休息时间不宜过长,要保证心率始终在靶心率之上。
泥腿子老外描述:当你运动的时候你感觉喘不过气,身体好重,心脏猛跳,仿佛心脏在说,不行了我要死了,身体怎么会这么重。这时候聪明的身体就会降低体重,bingo。
但是如果你没感觉快死了,那么就不算数。
休息到你能断断续续说话的时候,开始下一次。
纵观三个例子。两种描述给我截然不同的感觉,就是第二种描述,更具有可操作性,更具体,让人更容易明白。第一种描述没错,但是读者如果没有基础就很难看懂。
第二种描述,仿佛来自一个又高又壮的光头黑人,或者脸上有疤手上爆血管的白人,或者一个脱了以后一排腹肌,浑身都是纹身的拉丁裔。你看了以后就会觉得,这家伙练得还不错。他在努力地用他能想到的最得体的方式,把他的经验告诉你。
而第一种描述,给我感觉,应该是来自一个练了一段时间,赶快回去束之高阁继续研究理论的学者。他写的东西大方向没错,但是不具有很高的操作性。不过关键在于,“没有错误”。

第一次更新。
感谢大家的抬爱。在这里谢谢大家了。
很多朋友问我具体的书名,那么,我推荐几本书。朋友们可以自己去阅读,读的时候,注意观察内部逻辑,最好可以和运动结合。
请用心体会“渐进超负荷”这个词的含义。这个就是进步的关键。
不去健身房的朋友:
请看《囚徒健身》,第一本就行,最早的一本。书中有一部分diss健身房的情绪化内容,可以不用放在心上。但是这位作者,对“训练”的内部逻辑是正确的,虽然不是最高效的,但是肯定是很安全的。可以作为一个好的开始。
请看《徒手斗士》,这本书集中讲了发力技巧,语言非常生动。但是训练计划不如囚徒健身详细和有操作性。
去健身房的朋友:
推荐《力量训练基础》,《力量训练计划》,《周期力量训练》三本书。可以帮助了解健身房训练的内部逻辑,从而选择适合的练习。
现在网上健身的消息很乱很多,谁说实话,谁说谎话割韭菜,大家难以辩识。相信这三本书,可以帮助建立正确的观念,从而有能力分辨纷繁复杂的信息。
除此之外,《施瓦辛格健身全书》,也可以看看。这本书有点像自传。如果你需要一些精神食粮,那么读读阿诺的书还是不错的。
至于健身的博主,我就不说了。免得有引战的嫌疑。我相信,如果你热爱这件事,那么可以从读几本书开始,培养正确观念。
祝你能取得进步,祝你永不止步。
To create a legacy.

第二次更新
谢谢大家的抬爱。非常感谢。
说一点自己的观点。我觉得不管干啥,还是要注重基础。不能总是钻研甚至依赖一些奇淫巧技。
就好像锻炼身体。我觉得做好基础动作,不断增加强度,加上长时间的坚持,就一定会有效果。
我希望大家不要去相信什么,“做这个动作,一个月xxx”,“这样吃,一个月xxx”,“睡前一个动作,一个月xxx”。
凭什么,你能用奇淫巧技,简简单单,就获得别人以年为单位努力才能得到的东西呢?你是万里挑一的天才么?每一个看视频的人都恰好是天才么?
放弃幻想。如果你喜欢这个健身啥的,就去从基础做好,坚持,逐渐加强度。如果你觉得太累了,付出回报不成正比,也没关系,玩点别的。玩电脑,玩PS5,玩钓鱼,玩汽车,都行,每个人感兴趣的也不一样。
只是我希望,你真的喜欢这个的话,一定要有相对正确的观念和认知。看到热爱这项运动的人因为种种原因浪费时间,是最让我心痛的事情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学问答网

GMT+8, 2025-4-20 20:38 , Processed in 0.21138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