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问答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2|回复: 0

《学前教育学》

[复制链接]

3

主题

11

帖子

2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0
发表于 2023-3-3 16: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教育的含义
广义泛指一切增进人们知识,技能,身心健康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比如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狭义是指学校教育

2.学前教育
广义是指对0到6岁儿童的教育
狭义是指在幼儿园中有幼儿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针对3到6岁的幼儿组织的能促进3到6岁幼儿身心各方面发展的以游戏为主的活动
价值:是对个人影响人的社会性人格品质和认知的发展
对社会对教育事业和家庭的影响,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
特点:生活化游戏性,活动性和直接经验性,潜在性,基础性,启蒙性,保教并重,非义务性,福利性
组成因素:学前儿童学前教育者学前教育措施
目标;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全面发展,健康与和谐发展
任务:学前儿童对其实施全面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社会家庭:为家长参加工作学习提供便利

3.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是培养人的一切社会活动
原始社会的学前教育,妇女老人照顾幼儿
母系氏族没有固定的家庭,幼儿内部公有,实行氏族内部的共有教育
父系氏族家庭公共教育幼儿受教育平等
古代社会学前教育
统治阶级子女专任教育培养成未来统治者或官吏,内容逐渐丰富,知识,经验,身体,道德,宗教,艺术

4.近现代社会的学前教育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托幼机构的出现
大机器出现家庭以外,建立学前教育机构的社会需要
美国1933年《幼教优先方案》为儿童提供医药营养科服务,社会服务与家庭教育使用,自愿服务人员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服务,做好入学准备
20世纪初,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
1903年,第一所公办学前教育机构湖北幼稚园
1922年壬戌,学制把幼稚园正式列入学制系统
1923年,陈鹤琴南京鼓楼幼稚园
陶行知:第一个乡村幼稚园,南京燕子矶幼稚园
张雪门:北平香山慈幼院的幼稚师范学校和幼稚园
幼儿园之父---福禄贝尔

5.当代学前教育的发展
保障幼儿的权利,促进教育的民主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机会平等化保障处境不利的学前儿童的保育和教育权利的实现
学前教育学的目的在于提升学前教育者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办国民满意的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学的任务总结:学前教育的实践经验进行理论研究,探讨规律,指导实践,提高学前教育水平,为国家和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措施进行教育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学前教育学的内容:以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为基础
学前教育学的意义:
认识学前教育形成正确的学前教育观念,掌握学前教育规律,指导学前教育实践,推动学前教育改革,促进学前教育科学发展

6.学前教育的形成和发展
孕育阶段
柏拉图的《理想国》:游戏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胎教,优生优育,游戏
零散的不系统的处于经验水平,为学前教育奠定基础
萌芽阶段
教育学成为独立学科
挂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母育学校》:进行泛智教育,提出班级授课制
洛克的《教育漫画》
卢梭的《爱弥儿》:根据儿童发展特点,分为四个阶段,婴儿期儿童,少年,青年
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葛笃德》:促进人的一切天赋能和谐发展,确立教育心理化,创立了爱的教育理论和要素教育理论
理论
提出尊重幼儿,热爱幼儿的主张,提出教育要顺应自然,重视幼儿的直接经验,提出家庭教育的完整体系
初创阶段
福禄贝尔:《幼儿园教育学》标志着学前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蒙台梭利
杜威:教育即生活,从做中学,幼儿是中心
发展新阶段
理论化水平的提高,科学化水平的提高
发展趋势,规范国际多元科学整体化
心理学是学前教育学的基础
邻近学科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学前教育学提供了科学基础

7.学前教育的社会发展价值
对经济的发展:培养人才,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整个国民教育的基础阶段,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对文化:传播文化,热爱本民族文化了解,尊重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文化交流体验,了解文化传播
选择文化,有社会价值的文化,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和水平加以选择
影响文化的创造和更新
对家庭,社会和教育事业:提高幼儿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独立意识,综合素质

8.学前教育受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社会经济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和发展,学前教育的任务,内容和手段
政治国家政策法规财政
文化学前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手段,组织形式

9.学前教育机构,家庭与社区
家庭教育的特点:教育时间的初创性和终身性,教育内容的全面性和局限性,教育方法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家庭交往的亲密性和权威性
家庭教育的作用:家庭和家庭教育是最初的奠基工程,是幼儿认识社会的起点,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幼儿良好个性形成的关键,是学校,幼儿园教育的助手。
家庭教育的基本要求:言传身教相结合,讲究科学的教育方法,要把关爱理解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社区与社区学前教育:
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区域型教育
特点是区域性,实用性,综合性,双向性
作用:增加幼儿的学习计划,提供补偿教育,提升教育质量,树立良好风尚,促进家长参与学前教育和社区服务,促进资源最大化利用
模式与途径:构建社区学前教育工作网络,建立社区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做好学前教育机构和社区双向服务,促进家园国际社区良性互动

10.家庭幼儿园社区合作教育功能
有利于加深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了解,取得家园同步教育
有利于指导家长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有利于充分实现资源共享,建立双向服务

11.家园合作
意义:为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为幼儿园教育工作创造有利的条件,可以密切亲子关系,改进家庭教育
方式:家长直接参与幼儿园教育活动,管理环境创设的各项活动
间接参与家园联系手册,家长咨询,利用现代通信工具加强联系
家园衔接心理准备习惯和能力准备

12.社区幼儿园合作
意义:利用社区资源更好地开发幼儿园,教育幼儿园,能为社区提供教育和文化支持
内容:幼儿园开发利用社区的物质资源,人文资源
方法:
请进来,请社区成员参与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将社区资源引入幼儿园教育活动,注重和社区成员的互动
走出去,幼儿园,教室主动走向社区,了解社区资源,组织幼儿走出去,感知社区生活,培养幼儿社会认知,情感和技能

13.学前儿童
影响幼儿发展的因素:生物遗传,社会环境,幼儿自身的能动性
幼儿观的内涵:价值取向与形态,幼儿观的演变,幼儿观的现代化

14.学前教师
学前教师的角色的历史演变;保姆,教师,角色多样化
现代幼儿教师的角色:
生活的照顾者,发展的引导者,行为的示范者,课程的构建者,游戏的参与者,资源的整合者,学前教育的研究者
学前教师劳动的特点:
劳动对象的幼稚性和能动性,劳动任务的全面性和幼稚性,劳动过程的复杂性和动作性,劳动手段的主体性和示范性,劳动绩效的长期性和模糊性

15.学前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
教师是幼儿有效经验的提供者
教师要对幼儿的表现进行有效反馈,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营造情境启发幼儿的独立性
教师是幼儿健康的保健师
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照顾好幼儿的生活,保证幼儿的安全,维护幼儿的心理健康,组织幼儿开展适宜的体育活动
教师是幼儿智力发展的启蒙者
让幼儿多动手动脑,丰富幼儿的语言,激发幼儿的主动性
教师是幼儿高尚品德的塑造者
创造充满爱和尊重的精神环境,强化自身的榜样作用,寓教育于日常生活中,运用鼓励和赞美,促使幼儿养成良好行为

16.学前教师的职业素养
学前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学前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关爱幼儿,尊重幼儿人格,尊重和团结同事和家长

学前教师的智能素养
学前教师的知识结构
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深厚的幼儿发展与教育理论,知识扎实的学前教育的基本技能
学前教师的专业能力
观察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教育教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育研究能力

17.学前教师的专业发展
内涵及方向:学前教育的研究者自我提高的成长者,幼儿发展的促进者
必要性: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提高学前教师社会地位的需要,实现学前教师内在生命价值的需要
阶段:师范生的理论知识沉淀阶段,新入职教师的适应阶段,学前教师的成熟阶段,关注新知识新理论阶段
途径:在国家和学校层面,建立学前教师专业化的保障制度,改革学制教师的教育培训模式,改革学前教育的在职培训并完善培训制度
学前教师自身层面:树立学前教师专业化的理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学习,加强学前教师的交流合作,培养教育科研意识终身学习

18.幼儿园室外环境的创设注意事项
创造舒适安全的环境,适合幼儿生理心理特点,注重游戏活动的多样性,注重空间密度,适宜创造良好的卫生环境
创设包括幼儿园的选址,户外活动场地的创设
户外活动场地包括沙土区,戏水区种植园饲养角大型玩具区景观
幼儿园精神环境创设的内容
创设优美整洁的幼儿园物质环境营造体现现代教育理念的思想氛围,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构建民主平等的师幼关系
师幼对话要有良好的氛围,赞美幼儿的闪光点
引导幼儿建立互助友爱的同伴关系
给幼儿创设自由交往的机会,培养幼儿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构建和谐的干群关系
教师之间要建立团结协作的相互关系
构建互往的家园联系

19.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社区
家庭教育的定义: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家庭教育的补充和延伸,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里对幼儿和青年进行的教育
家庭教育的特点:教育时间的初始性和终身性,教育内容的全面性和局限性,教育方法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家庭交往的亲密性和权威性
亲子互动无效性;权威型,溺爱型,专制型,忽视型
家庭教育的作用;家庭和家庭教育是最初的奠基工程,是幼儿认识社会的起点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幼儿良好个性形成的,关键是学校幼儿园教育的助手
三者的关系;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先导和准备,又是协调三方面作用的重要环节
家庭教育的基本要求;言传身教相结合家长是幼儿第一位教师,讲究科学的教育方法,要把关爱,理解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20.社区与社区学前教育
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范围内的人们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社区学前教育:多层次,多内容,多种类的社会教育,以家庭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的区域性教育
社区学前教育的特点:具有区域性,实用性,综合性,双向性
作用:能够增加幼儿的学习机会,提供补偿教育,提升教育的质量,树立良好的风尚,促进家长参与学前教育和社区服务,促进资源最大化利用
模式和途径:构建社区学前教育工作网络,建立社区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做好学前教育机构与社区双向服务,促进家园国际社区间的良性互动

21.家庭幼儿园社区合作共育
协同教育的功能:有利于加深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了解,取得家园同步教育有利于指导家长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有利于充分实现资源共享,建立双向服务
合作与衔接:
家园合作的内涵,幼儿园幼儿教师占主导地位
意义:为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为幼儿园教育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可以密切亲子关系,改进家庭教育
方式:家长直接参与幼儿园教育活动,管理环境,创设各项活动
间接参与,包括联系手册,咨询通信
衔接:心理准备习惯和能力准备

22.幼儿园与社区的教育合作
涵义:幼儿园与所在的社区密切结合,共同为幼儿健康成长服务
意义:利用社区资源更好地展开幼儿园,教育幼儿园能为社区提供教育和文化支持
内容:幼儿园开发利用社区的物质资源,幼儿园开发利用社区的人文资源
方法:请进来,请社区成员参与教育活动的设计,将社区资源引入幼儿园教育活动,注重和社区成员的互动
走出去,幼儿园,教师主动走向社区,了解社区资源,组织幼儿走出去,感知社区生活,培养幼儿的社会认知,情感和技能

23.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意义: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增强幼儿的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能力,增强幼儿入学后的学业
发展阶段:入学准备幼小衔接
差别:生活环境,人际关系,幼儿角色,社会期望,教育内容,教育形式
任务:增强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促进幼儿动作的发展,增强体质,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观察思维,阅读语言,表达自主学习,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
幼小衔接的问题:
幼小衔接变成小学化,幼小衔接的师资力量薄弱,家长的幼小衔接观念不当,单方面开展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的策略:幼儿园开展幼小衔接的策略,小学生主动开展幼小衔接的策略,家长开展幼小衔接的策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学问答网

GMT+8, 2025-4-21 03:53 , Processed in 0.44447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