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问答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7|回复: 1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小学教育初试经验帖

[复制链接]

3

主题

7

帖子

1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3
发表于 2023-4-21 12:5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专业概况
备注:由于西南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分别在“教育学部”及“西民中心”两个学院招生,此文从数据上仅分析“教育学部”的情况,但由于考试科目相同,所以备考经验都可参考。
小学教育专业近年录取详情(教育学部)


小学教育2022年招生详情
教育学部(305)小学教育专业(045115)
(一)招生人数(招生简章):统考35人,推免5人
(二)招生人数(实际人数):统考66人,推免5人(近两年都扩招了)
(三)初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 英语(二)
③333 教育综合
④904 心理学基础
本专业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加试:1.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2.教育心理学
(四)官方参考书目:
333参考书:
《教育原理:研究与教学》(第二版)唐智松
《教育研究方法》(第二版)朱德全
904参考书:
《心理学》(第三版)蔡笑岳
《教育心理学》(第三版)张大均

题型分析:

333:名词解释(5*4)、简答题(5*4)、辨析题(10*4)、论述题(20*2)、材料分析题(30)
904:名词解释(5*4)、简答题(12*5)、论述题(20*2)、材料分析题(10+20)
近几年题型基本保持一致,前些年出现过全卷都为论述题的情况
初试经验
1、333 教育综合 (133分)
我的两门专业课得复习顺序是“心理学--教育原理--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这样得安排是基于“心理学”这本书比较简单有趣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所以上手会比较快。另外掌握了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再去学习“教育原理”也更容易理解及内化。
进入正题,333的复习思路。
(1)教育学原理
学习教原需要首先把书的框架结构理清楚,本书中有一个“逻辑起点”的概念,教育的逻辑起点是学习,而学习的主体是人,因此第一章就是围绕人之学习展开,在完成了人的教育性、教育的内涵两个基础性主题的阐述后,我们围绕教育目的及其实现,系统探讨了教育活动所涉及的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途径、教育管理、教育环境系列要素,最后一章站在整个学科的角度对教育的问题进行探讨。在清楚了这个框架之后,再去系统学习每个章节的具体内容,熟悉书本大概要首先看两遍左右,在熟悉书本内容的基础上理解各种知识点及其内在的逻辑关系,把各个知识点网络化而不是一盘散沙(可以自己画画框架图,不建议直接用学长学姐的,因为画框架是一个思考及内化知识的过程),做到了这些再进行背诵就会比较容易了。当然背诵要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答题时在记住的关键词句基础上进行自己的阐述(因为仅会把书本知识原封不动地答在试卷上是不能拿高分的,老师要看到你自己的思考和见解,分差也是这样形成的)。
另外,很多同学会头疼自己在答题时没话可说,这时候课外背景知识的补充及教育热点的熟悉就显得格外重要了。我在备考过程中会针对难理解的点或者重点内容进行扩展阅读(知网用起来,比如“智慧教育”这个点我就会去搜相关论文,看看大牛是怎么解读的,最新研究成果是什么等等),也会留心发生的教育时事热点,与朋友展开讨论,最好的学习方法是learning by teaching,在输入的基础上输出知识点再加上及时的复习巩固知识就会很牢固了。
(2)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方法》这本书复习起来是比较快的,一方面书中的知识点比较少,另一方面书本的逻辑很清晰易懂,而且本书的学习对写毕业论文也是有很大好处的。本书可以概括为三个部分,“教研的基础”、“教研过程”、“教研具体方法”。首先,“教研基础”就是第一章的绪论;其次,“教研过程”包括确定研究的选题(第二章)、撰写开题报告(第二章)、文献综述(第三章)、整理分析资料(第八章)、撰写研究报告(第九章);最后也是本书重点“教研方法”包括问卷调查(第四章)、访谈法(第五章)、观察法(第六章)、实验法(第七章)。以上为本书的所有内容。梳理清楚了框架过后,只要把书中的具体知识填充/完善在框架中(也就是我们头脑中的认知结构中)就可以了。具体花费时间也是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而定。
(3)中外教育史(作为自己的补充材料学习)
这不是官方参考书,但全国范围内333都几乎要考察教育史的内容,这就意味着研究生阶段是要求我们熟悉中外教育史的。并且从近两年的试题内容来看,多次涉及教育史的考察(比如21年的“书院”),这种题的出现正是拉开考生分数的关键点。对于教育史我是购买了精简版的教育史学习资料,在把全书整体过完一遍的基础上背诵重要知识点,尤其是五星级教育家的思想及实践是要牢牢把握的(比如蔡元培的“五育”、北大改革、教育独立论等),教育史的内容完全可以作为教育原理的补充材料,让人清楚某一理论提出的因果趋势(大概就是现在热门的“深度学习”范畴)。
2、904 心理学基础 (120分)
心理学这门课非常有趣,学起来比较轻松。一方面是跟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便于进行发散思维;另一方面是两本参考书知识点较多重合,也就节省了不少学习时间。
(1)心理学
这本书是22年以前的侧重书目(22年详情下面会分析),大概占比近70%,且主要集中在前四个章节。由于是心理学基础,所以本书会涉及到发展心理学、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领域的内容,都很有意思,如果学上头了可以考完研再去深入学习。具体复习思路也跟333大致相同,就是在熟悉书本的基础上多思考,多结合实事进行知识的内化及背诵。心理学的重点可能真的是多背了,需要自我发挥的地方比较少,对知识点越熟悉越好。鉴于考试越来越反押题,所以还是不要只挑重点背诵,尽量整本书都熟悉。
(2)教育心理学
22年的考试重点无疑是《教育心理学》这本书,由于我错误预估了考试重点导致我专业课二得分很低。所以学弟学妹们在备考时务必将两本参考书都重视起来,有备无患。这本书的逻辑结构也很清楚,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基本理论”、“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制约教与学的因素和条件”,其中重点是二三部分(当然也可能反押题的),特别注意的是,此书与《心理学》一书重合的知识点一定要重点学习,最好自己在书上标注出来(比如“学习动机”这个知识点在本书中就更详细,而且本书也会更加侧重于理论)。
关于专业课的学习我是没有具体说明时间段的,因为尽早开始是最好的,但纯粹的时间堆砌完全比不上真的学进去,因为有的同学可以三个月考400+,有的同学一年也考不了400+,相信掌握学习方法和真正的投入及思考才是制胜的法宝。所以我在写备考经验时更侧重梳理书本逻辑 ,可以参考西南大学渝你考研淘宝店的重难点手册,
23年西南大学333教育学综合+904心理学综合考研初试全套资料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id=668334468146


具体的时间安排如果学弟学妹们真的很需要可以在网上看看其他经验贴。无论如何希望学弟学妹在掌握方法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节奏来,“良好的心态+适合的方法+正确的努力方向”就是我成功的经验。
顺便一提关于是否要找研友的问题:我的研友是心理学专业考生,也就是与我的备考科目有交叉点,也能互相为对方提供不同思路。找研友不一定得是线下的,关键是你们需要为对方提供积极的情绪价值,能够互相输出知识,能够督促彼此共同进步。
希望学弟学妹们快乐学习并成功上岸!学姐建立了一个西大答疑考研群860439877,有问题问学姐可以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8

帖子

1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8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在这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学问答网

GMT+8, 2025-7-20 15:38 , Processed in 0.08243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