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问答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2|回复: 18

23年考研上岸北大软微经验贴

[复制链接]

4

主题

9

帖子

2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0
发表于 2023-4-26 18:4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排名是全院的排名

写在前面

长文预警,这是一篇不太正经的经验贴。相比于其他上岸并且撰写经验贴的同学,我可能并没有太多的“干货”,分数也只是处于中档水平。写下这篇贴子的目的,一是为了回馈使我大有受益的知识社区,回答一些朋友的问题,二是为了对我这半年来的考研生活做一个总结,本来答应朋友拟录取了就发出来,但我还是等到公示期过了,跨过这个阶段,又是全新的开始了。
个人情况

北京某211,本科绩点3.14/4,专业排名70%开外,六级成绩593。
本科虽说科班,但不善学习,没有目标,蹉跎良久,不管是绩点还是技术,都是中下水平。所幸考研复习时发现自己一直以来积累的学习能力、知识的快速理解和迁移能力还在,英语和政治都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只需要主攻数学和专业课,于是毅然选择了北大。
初试

宏观建议

第一是时间线方面,我正式开始复习是去年7月初,花了一个月半学完了数学基础部分,其中高数两周半,线代和概率论加起来两周。8月中旬回学校后开始复习(学习)专业课第一轮,同时开始数学强化部分,9月中旬开始加入英语单词和阅读训练以及政治课,10月份结束数学强化开始刷题,同时期开始专业课第二轮。后面就是一直刷题到考试前,但12月初因为阳了被封宿舍,身体不舒服脑子也跟不上,每天基本上就完成一套数学题、一套专业课、还有王者荣耀,考前花了一周背肖四的大题和英语的大小作文模板。
对于11408,个人感觉科班同学6月开始,时间是完全充足的,跨考的话提前两个月。408对于跨考并不是很友好,但多学两个月也应该够了,不建议把战线拉得太长,后期会疲软。政治英语能力比较差的同学可能还需要多花点时间,早做准备,语言组织能力和单词量都是需要积累的。
第二是目标,我希望看到这篇帖子并准备考研的同学一定要认识道,考研的过程中充满了大量的信息差、博弈论以及复习本身的困难,所以明确并坚定自己的目标是非常重要的。不管你择校时、报名时选择的是哪所学校,我都希望你相信自己,坚定目标,不要迷茫。但同时我也需要劝诫大家,考研本身也是一场信息的博弈,选择一定程度上大于努力,就像今年软微炸成这样,把这一部分人分到复旦、南大、上交等学校的专硕应该都是能上岸的,大家可以去了解一下。所以需要你们做好信息的收集和处理,结合自身情况合理做出院校选择。最后如果你像我一样坚定的朝着400分去努力,我相信你选择哪里都不会辜负自己。
第三是心态,考研期间弃考的同学非常多,也包括我身边的朋友,尤其是去年遇到疫情,要完整地坚持下来就很难。如果你在考研过程中遇到了心态方面的问题,跳转最后一部分,我在那儿会对你有些建议,也欢迎你来找我聊聊。
数学一

我129的分数看着还行,但其实今年北京改卷大题放水,证明题第二小问我只写到泰勒展开,最后只扣了一分,改卷严格一点的话,我的分数应该会下降6-10分。
相比于自己看书学习,我是一个喜欢听课的人,讲解更能带动我的思考。课程方面,基础阶段高数我是看的武忠祥老师,线代和概率论分别跟的李永乐、王式安,同步配合金榜时代的复习全书(基础篇)以及660食用;强化阶段高数我看了武老师的部分课,另两门自己看书,结合330和李林的880一起服用。
基础阶段,7月初到8月中旬,我的学习是全天数学,浓度很高。上午看两个小时的课,再做一遍复习全书里面的题。下午把660对应的部分做了,错题再翻书回看知识点,不能理解的再看课。晚上会做一个简单的总结并把第二天的内容自己看一遍。
强化阶段,8月底到10月初由于加入了专业课,后续还留给了英语一点时间,所以数学的时间一般是一上午,8点到11点半,前后灵活处理30分钟。我会把之前的错题再重做一遍,看一遍对应的知识点,之后刷330和880,再改错题、总结。
刷题阶段,10月到考试前,我刷了很多套题。因为对于我来说需要大量的训练来提高自己计算的准确率,以及看到题目时联想到相似题目及其思路的速度。刷题安排是每天一套,简单的话会做两套,刷题顺序是2010年以前真题->22年一部分模拟题->2010年以后真题->22年一部分模拟题->23年模拟题。我会在刷完题后总结错题的原因和正确解法,再回看知识点巩固印象,最后看/做几道同类型的题目,到后期基本上模拟题在130以上,近年真题因为很多都是直接出现或者改编到之前接触过的资料里,所以做的时候没有低于140分。
推荐的模拟题:李林四六(必刷),余炳森,合工大超越共创,李艳芳(较难)
推荐一个b站up主:晚晴蓝艺。顶尖的大佬,对我帮助很多
推荐的公众号:考研超市,再来一杯柠檬水。上面有很多的资源,大家准备阶段也可以多关注公众号,有很多可以利用的资源。
时间安排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落实,一定不要和别人比进度,按照自己的计划坚持到考试前就可以了。前期可以按照两周的跨度安排进度,后期逐渐缩短到一周、3天、当天。记得给自己的计划留足弹性,这样既可以减少单次的量,以获得完成时的满足感,也不会某一天某一段时间因为其他的事没能完成进度而产生挫败感。
刷题方面,不要迷信刷题量,因为上考场的题型都是没见过的,但是知识点就是那些,所以一定要把知识点吃透。
专业课

作为科班我最后只有105分,实在汗颜并且自觉有点丢学校的脸,所以经验我也就简单说说,看官权当消遣,不喜可以跳过。
我的复习过程用王道两个字就可以概括:王道视频、王道书、王道模拟题、王道历年真题。其实大部分东西都是本科学到的,因为我本科当时这几门课的考试也是看王道突击……复习过程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学了就忘,刚看就完,再看再忘,到了最后外部排序的10分大题也是全忘全丢。如何把4门课核心的、细节的知识节点全部存进脑子,并且最后能很好的访问,是复习过程中需要解决的,而我觉得这个问题我并没能很好的解决,就像我高考的理综最后也考得一塌糊涂一样,细枝末节的、需要注意的知识点我很容易就忘了,这也是我自身的一个缺陷吧。我也认识了今年同校同专业上岸软微的几名同学,他们408的分数都很高,很厉害。也看到了很多很好的经验贴,大家可以自行参考学习。
英语一




小分:作文的分数是比我想象得高很多了

今年的英语给了我很大的惊喜,就像高考出成绩时看到我的英语一样,我很难想到自己有这么高的分数。事实上高考结束后,本省考试院报社的记者联系到我写经验时,我的感受和现在收到很多人的问题基本上一样,脑子空空。思来想去,写一点自己的经验和感受,可能不太适合基础较差的同学,详细的学习建议可以私聊我,后期我会考虑要不要做一点辅导。
先说说我考研期间英语相关做了些什么。从9月中旬开始,我每天早上会用“不背单词”app背20个单词,因为这个app每天会给你安排之前单词的复习,所以逐渐地一天的实际单词记忆量是60个左右。坚持了两个月,把考研核心的1k多个词背完了;同时每天晚上我会花一个小时做一套历年英语一真题,只做客观题,然后对答案、看错题。15年之前的真题对我来说相对较难,我开始做的时候完形会错6、7个,阅读加新题型会错4、5个,当然也可能是当时单词积累不够以及太久没接触过英语题了。背单词加真题的训练一段时间后,再做16年-22年的真题,客观题基本控制在扣6分以内,时间控制在50分钟左右。
翻译部分我开始做的时候总是做不下去,因为秉着信达雅的翻译原则,感觉自己翻译出来的东西不堪入目。我就去看了唐静老师的翻译课,只看了他讲解真题翻译的部分,每天40分钟看了5天。唐老师讲得还是非常好,让我知道了翻译该怎么去打点得分(这很重要)——多用短句,找到关键的单词和句子结构翻译出来。同时也解答了我之前的困惑:英语一的翻译题按照我的垃圾水平写出来的东西就不是能看的,能得分就行。
写作部分从考前一个月开始每天练15分钟的字,衡水体,高考时很受用,所以将它重拾了回来。内容没有专门训练过,只在考前一周突击了一下模板。



随便选了一篇之前练习时誊抄的作文,部分写错的单词请忽略哈哈哈

资料方面我只用了黄皮书(世图版),听说是适用于基础较好的同学。实际使用下来感觉里面客观题目的讲解和全文翻译还是挺好的;翻译部分比较拉跨,没有好的讲解,只能用来对答案;作文部分写得太好太多了,开始我还想背,后来摆了,只在考前一周背了周思成的几篇押题。
这里着重夸一下周思成老师的大小作文模板。小作文我用他给的小标题的形式,逼格很高最后只扣了1分,大作文他直接压中了端午节,我套用背的模板稍微改了改,效果从分数来看也很好。不过我建议作文可以集众家之长,早做准备,多练多写,不然像我一样到了考场上还是很慌。
最后啰嗦一下几点英语应试学习经验:
一是单词,一定要把单词放到具体的情景和例句当中去背,背的时候多想想,用英语怎么去解释这个单词的意思,放在句子里是怎么用的。同时一定不要只背单词,我当时是早上背单词,晚上刷题,结合起来才能记住单词,不然越背越忘,留下的只有崩溃。
二是完形和阅读技巧,我的技巧就是多朗读文章,读出来形成语感,读出来让自己达到看句子可以不用中文翻译,用英文进行思考的地步,做题就可以先依靠直觉,再分析逻辑。
三是写作,应试写作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书写,批量阅卷时作文的分数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老师的第一印象,所以每天花20mins时间练一下字帖,我觉得还是很有收益的。
政治

政治我从9月下旬开始看徐涛老师的课,结合他的教材,每天1.5倍速看一个小时,这一个小时被我灵活地放在学数学和专业课累了的时候,这时候我觉得听他的课是一种放松和享受。看完后我会挑同样的零碎时间把1000题里对应的部分做了,遇到不会的点看完答案再去翻书。
但他的课我只听了马原和毛中特部分,之后就去对照教材刷1000题了。1000题刷完没两天肖八出来了,一做选择题,平均只有30分,给我打击得,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前面的课白听了。这之后我把每个选择题对应的知识点反复看,看完之后隔了几天,等记忆的惯性基本上没有了,再刷了一遍,然后重复以上步骤,总共刷了4遍,到肖四出来的时候,选择题稳定在36分以上,我觉得就基本上够了。回想徐涛老师的课,我认为其最大的意义在于给了我一个很好的知识框架和基础,让我在后期背答案的时候结合理解去背,没有那么困难。
大题我只背了肖四前三套,着重背了前两套,书上的知识点全部没有专门去背,只有在做选择题回顾知识点的时候看了看,考试的时候基本上对照材料和肖四大题的答题模式往上答,这个就比较考验语言组织能力,所以我之前提到的如果这方面比较薄弱的同学就需要早做准备了。至于怎么准备,我就不再赘述,有很多经验贴可参考。
复试

好好准备初试,分数够高了请再慢慢焦虑。
复试其实没有什么好说的,虽然今年软微改为6:4的初复试比,但实际的面试体验还是和前几年一样:初试低分拷打高分躺过。不过我不能保证明年是什么情况,软微现在基本上价值回归,老师胃口可能也会逐渐刁起来,所以复试难度再升级也不是没可能的,如果你看到了这篇帖子,明年又幸而不幸地擦边进复试,欢迎来找我聊一聊。
漫谈

关于择校

其实说起软微,经过这几年热度的积累,大家应该比较清楚它的特点了:重初试所以对跨考以及我这样的科班混子友好,放实习又有北大title给了学生很自由的选择空间。我的择校过程没有过多的犹豫和广泛的信息收集、对比,我只在本校和北大之间考虑。本校是更求稳的选择,北大是更有挑战性的决择,7月份我刚开始准备的时候一门心思冲软微,9月份回学校又有点松动和迷茫,10月份报名时结合自己复习的情况,算来算去觉得自己怎么着也能考个380分,所以还是选择了软微,这之后直到结束都没再质疑过我的选择。
上岸之后我和很多学长也聊了聊软微真实的情况,发现我的选择是正确的。软微是一个很自由的地方(对于考研而言,保研的这届开始不放实习了),只有一年的课程,用这一年的时间好好学一学相关的知识,后两年可以全职在岗实习,毕业时凭着实习经历可以找到很不错的互联网工作;就算最后发现自己不想去互联网,也可以去考选调或是从事其他行业的工作,有北大title会是一个很好的加持。事实上软微每年的就业出口五花八门,大多数人都通过这3年找到了自己真正想去做的,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吧。
不过软微也有它不好的地方,在全员实习的相对浮躁风气下,这儿并不是那么地适合科研,也并不太好找到合适的导师带(找信科和智能的导师一是门槛比较高了,二是只能宿舍科研,出成果比较难),所以我认为真正希望在计算机领域深耕研究的同学如果想选择软微,可能需要慎重考虑。
关于考研过程中的心态

尽管开始准备考研的一个月里我干劲十足:早上7点多去县里的图书馆,中午回来吃个饭简单休息一下,下午一点半顶着烈日再回去,走得汗流浃背坐下来开始学习,一整天都不怎么看手机。但是到了9月份,面对忘了又忘的知识点,错了又错的数学题,我还是迷茫而焦虑地每天晚上在床上翻来覆去,盯着手机屏幕发呆,质疑我的选择是否正确,害怕自己最后考不上。那段时间需要感谢我的家人朋友们对我的开导,他们让我相信我不需要通过考研的结果去证明自己的优秀;不用去焦虑考研没上岸后自己的焦虑,因为就算失败了,去工作,能自己赚钱自己花,也是我所愿意的,大不了再二战,一年的时间成本而已;更不用去纠结于眼前的复习的问题,因为距离考试还有很充足的时间。
是的,作为拥有求学10多年单调经历的学生,我一直着眼于一条路、一个结果,却忽略了其实到了本科毕业的时候,作为成年人的我有着很多的选择,我承受得住一条路、一次结果的失败,因为还有很多的可能,很多的时间。想明白这一点,我的心态放松了很多,至少不再过分焦虑最后的成败。
至于复习时一而再,再而三的遗忘和犯错,大部分人都是这样的。一定要相信质量互变和否定之否定定律,即量变到质变是需要过程的、事物的发展是漫长而曲折的,你只要坚持把这件事做下去:纠错、反思、整理、回顾踏踏实实做好,哪怕——短时间内看不到成果、甚至很长时间都觉得自己没有改、改不了、记不住,直到考试前你都还在犯错,都——不要自暴自弃,等你真正上考场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截止到进考场前所有的努力都是有用的,真的,质变就在那一瞬间。
如果感觉自己真的累了,就歇会吧。不要觉得休息半天、休息一天自己就废了,努力就前功尽弃了,不会的。学累了,打打游戏,和朋友聊聊天,出去走走散散步,打打球都是可以的。把自己当作一根弦的话,太紧了也需要松一松,不然就断了,是吧。
实际上后期我的安排都是相当松,特别是阳了之后,每天刷刷题保持手感,甚至有好几天都没刷(极不推荐,三天不做数学套题,再见就是形同陌路了)。在图书馆门前撸小猫咪的时候让它把手给抓破了,理所当然地玩两天;在宿舍晚上和室友激情开黑到凌晨,早上睡到10点多直接摆烂躺平;学着学着想睡觉了,嗷肯定是阳了之后的后遗症,书一合笔一放就往床上躺。
所以不管你现在是哪个阶段,择校的犹豫、复习的焦虑还是对未来的迷茫,我希望你能参考我说的,结合你自己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心态,加油吧。
致谢

行笔至此,考研之路告一段落。这篇帖子也许会更新,也许不会。我想感谢很多人,感谢一直支持鼓励我的家人朋友,感谢我的毕设导师考研期间对我的“放任”、考研后对我悉心的指导,感谢带我的学长开着腾讯会议教我跑代码,感谢那些考研群里解答我困惑的学长以及他们撰写的非常好的经验贴,感谢他们。
未来还有很多的时间,希望我能如这段考研岁月里一样,坚定而充满力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

帖子

1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4
发表于 2023-4-26 18:4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字好看[赞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2023-4-26 18:44:20 | 显示全部楼层
膜拜作文大神!请问学长六级写译是不是也非常高?六级写作和英一作文之间联系大吗,是否可以相互促进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2023-4-26 18:4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哭][大哭]英语薄纱了。英语省状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1

帖子

2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3
发表于 2023-4-26 18:45:55 | 显示全部楼层
[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

帖子

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
发表于 2023-4-26 18:46:1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学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

帖子

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
发表于 2023-4-26 18:46:37 | 显示全部楼层
英语薄纱[可怜],通信的表示好羡慕,为啥清深在深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7

帖子

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
发表于 2023-4-26 18:46:53 | 显示全部楼层
英语太厉害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3-4-26 18:47:51 | 显示全部楼层
欢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9

帖子

1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6
发表于 2023-4-26 18:48:24 | 显示全部楼层
优秀校友,byrbbs坛友特来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学问答网

GMT+8, 2025-7-20 23:03 , Processed in 0.12330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