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6
10
新手上路
“我不敢奢求名校毕业的自己走上社会之后,这份学历能给我带来什么。因为在这里读书的时候,清华就已经给了我太多太多。我一直记得教授在第一堂课说的一句话——'不要让考上清华成为你这辈子唯一骄傲的事情。'所以我一直在努力,努力,继续努力着。”
哇,过六级好厉害——于是你大学四年连四级也没过; 哇,课程好难我一定会挂 ——于是你大学四年确实挂了一片; 哇,过会计从业好厉害哦——于是大学四年你连个从业也没考出来; 哇,考上211研究生好厉害——于是……
其实,不过六级是难以启齿的事情,大多数人的目标是550乃至600; 其实,“要挂科了”是用来自黑的,期末考试绝大多数的人是奔着4.0的绩点去考的,结果你们都信了; 其实,“什么都没学会”也是用来自黑的,于是被很多人拿来作为名牌大学无用的主要论据; 其实,各种从业考试是有人能考满分的,大家关注的是司考、cpa、cfa; 其实,研究生学校的目标是海外名校,要么也是清北复交,再不济也得是C9其他……
一个成熟的人,他的标准来自他的内心,而大多数人,却受环境所左右。一个年轻人,进入一所不那么优秀的高校,对自己的标准会不由自主的降低,以适应这个环境,减少自身与环境的冲突,而这种做法对他们的人生也许是致命的。 那些考入二三流大学的学生,因为高考本身带来的挫败感,二三流高校学生的身份设定及环境暗示,不称职的老师所引发的失望以及同学间放任自流气氛的带动作用,都容易让他们在一个低标准下,自觉“满意”地度过每一天。
举报
4
19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学问答网
GMT+8, 2025-4-11 21:11 , Processed in 0.136787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